(记者 陈玺撼)
上海苏州河两岸42公里滨水岸线将争取在今年实现基本贯通开放。这条苏州河两岸的“生活秀带”正在全面提升公共空间品质,而市容环境治理是关键一环。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昨天宣布,截至目前,《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市容环境治理方案》锁定的425个重点提升项目整体开工率为53%。计划到今年底,苏州河东段(苏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桥)各项市容环境提升项目全面完成。到明年6月,其他项目也将完成。
据介绍,为着重体现苏州河各段区域特点,让城市历史文脉与河滨风光相得益彰,苏州河将分三段打造。东段(苏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桥)为“典雅苏州河”,呼应苏州河建筑历史文脉,烘托海派滨河景观走廊。中段(南北高架桥——内环线)为“华彩苏州河”,顺应蜿蜒河道、灵动水岸,营造多彩宜居生活环境。西段(内环线——外环线)为“秀美苏州河”,依托“棕地”改造的宽裕场地,展现有机活力的生态城市。
为让这三段滨水岸线实现其设计的特点和功能,425项市容环境重点提升项目正有序进行。所有项目均处于重点提升区域内:东起外白渡桥,西至外环线,以苏州河42公里公共岸线为中心轴,南北两岸各延伸约200米至城市东西向的主要道路,含水域约20.2平方公里。
市绿化市容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表示,这425个项目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彩化”,比如,黄浦区的九子公园改造项目,目前处于收尾阶段。该公园定位为一个反映9种老式弄堂传统游戏的主题公园,本次改造主要是调整空间布局和植物。空间上,使场地兼具运动与停留休憩的功能,并打开与苏州河相隔的围墙。植物调整上,打造绣球展示园,运用地被花境,增添开花植物,提升公园景观效果。静安区的长安路节点公共绿地,预计今年10月完工。项目设计主题为“水韵银丝,锦绣苏湾”,提炼了苏州河、纺织厂、纱厂等近代工业文明符号,用现代艺术的手法诠释苏州河传统纺织文化,展现历史人文与现代休闲交织的美好画卷。
“靓化”,主要是整治滨水外立面,开展第五立面整治,规范沿街外立面,美化街面环境,提升景观照明品质。虹口区苏州河沿线景观照明提升项目共涉及大名路、东大名路49座楼宇建筑景观照明设施的新建、改建,8处公共空间、17处花坛、200棵行道树的景观照明安装。项目采用“微创”式安装法,景观照明以表现建筑柱式、檐口等构件为主,兼顾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景观照明的美观。
“净化”,主要是加强道路保洁,巩固垃圾分类成果,加强水域保洁,加强设施保洁,加强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管理。
“序化”,主要是落实责任区管理制度,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强化社会力量参与。
“优化”,主要是加强市政道路和设施的维护,优化公共设施规范设置,增添活力色彩和人文关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