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亮起了“红灯”,心情郁闷;和朋友闹别扭了,烦恼。告别无人诉说的窘境,开通近两个月的虹口区市民心理热线“66696619”成了市民的“知心朋友”,为心理健康架起了一座新的“彩虹桥”。
一封来自小学生的求助信
最近,热线人员收到了一封署名为小学生的求助信,信中这位5年级的小学生向医生吐露了自己的烦恼:一块被狗舔了一口的腰花,被自己误食,他为此寝食难安,为自己是否会患狂犬症而焦虑,无法安心生活、学习,希望心理医生能够提供帮助。虹口区市民心理热线负责人史泊海医生说,孩子处于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加之性格较为敏感,患上了轻度的焦虑症。他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合理安排学习计划,让他慢慢放松下来。
生活中和这位小学生一样,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焦虑的人不在少数。史医生表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理问题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而抑郁和焦虑常常相伴而行,难以识别,对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又希望自我判别的轻度患者,他推荐大家可以安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开发的一款名为“心情温度计“的APP,通过回答几个诸如“我有不开心吗?”等自测题目,初步了解自己的心情状况,自己解决轻微的情绪问题。
心情“感冒”不要乱投医
市民小萍自我感觉有抑郁症,在网上一通搜索后,买来了号称能治抑郁症的“神药”,卖家拍着胸脯保证药品是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她便开始放心服用了。谁知,服药一段时间后,她的抑郁症状没有减轻,反而“中毒”了。好在送院及时,小萍脱离了危险。但医生检查发现,中毒起因是她超量服用某种西药,而这段时间,小萍并没有服用其他药物,除了网购来的“神药”。
由于害怕或者羞于前往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小萍”并不是个案。史泊海希望,有心理问题的市民,能及时到正规机构寻求帮助,不要在网上乱投医,以防适得其反。
正规救助帮你解心结
“我的婚姻出问题了,该怎么办?”一位女士打来热线,述说自己的复杂心情。在热线工作人员一番宽慰和指导后,该女士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
热线开通以来,市民咨询主要集中于情感纠纷、精神疾病、性困扰等私密问题,由于此类问题常常难以启齿,当事人只能“打闷包”,久而久之,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悉,“心有彩虹”心理援助热线是由区精神卫生中心实施的公益项目。首批上岗的10位接线专员均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且都具有十年以上的丰富咨询经验,他们会根据咨询者的情况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他们还会定期通过案例督导、沟通技巧培训等方式,提升接线专员的素质。目前,心理热线的服务时间为工作日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
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区精神卫生中心还每月向公众开放专题讲座,市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参与,了解心理健康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