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日前对提篮桥街道、四川北路街道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提篮桥街道,成立北外滩街道。在调整街道行政区划的同时,虹口区还将提篮桥监狱所属的舟山居委部分区域划入兰村居委,更名为提篮桥居委会,使得“提篮桥”这个历史地标得到了传承。虽然居委会的名字改变了,但是一直活跃在居民区的志愿者队伍名字却并没有改变,居民区原来的“兰村姆妈”志愿者服务队依然活跃在居民区的角角落落,最近,这些志愿者还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志愿者马甲上增添提篮桥的历史元素,将志愿者传统和社区历史文化结合,形成新的品牌。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奚红告诉记者,“兰村姆妈”志愿者服务队是居民区里重要的自治力量,组建一年以来,人数从最初的不到10人,发展到如今已经有50多人了。“她们中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一直是社区事务中的重要参与者,在许多的社区活动中都有她们活跃的身影。”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还组建了一个聊天群,志愿者们一旦发现问题或者遇到事件就可以马上通过手机告知居委干部,让居委干部们可以第一时间知悉和处理相关事情,大大提高了社区事务的处理效率。
居委会虽然更名了,但“兰村姆妈”们依然初心不改,一直坚持为居民们服务,而居委会也希望能将“提篮桥”和“兰村姆妈”的品牌继续结合在一起传承下去,为此,居民区两委班子和志愿者们最近正商量一件事:把“提篮桥”穿上身。
原来,“兰村姆妈”的每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一件志愿者马甲,这是志愿者们的标配,大家就想着在这件马甲上做文章。奚红有着一个有趣的想法,在马甲的一面做上“兰村姆妈”的字样,让人们看到志愿者们在行动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对这个居民自治品牌有了印象,然后在另一面印上居民区附近著名景点的图片,如白马咖啡馆、下海庙等等。居民区两委班子计划为5个志愿者分队制作带有五个不同景点图案,其中一个会写上“提篮桥”三个字写在马甲上,让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会在北外滩工作生活的人都会记得和知道这里曾经叫“提篮桥”,同时志愿者队伍中还会遴选5位志愿者在未来成为提篮桥历史故事的宣讲者,为居民们讲述这里的一段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