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楠 )
保持“非同寻常”的精神状态
记者:虹口区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是《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为实现虹口高水平高品质发展而努力奋斗》。今年7月起,虹口区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为虹口发展献一计”活动。为何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提出并强调“解放思想”?
吴信宝:虹口这几年发展较快,但我们认识到,未来几年是虹口爬坡奋进的关键时期,仅保持一般情况下好的精神状态是不够的,必须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激励干部不断开阔视野、勇于改革创新,为虹口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这期间区里各级干部走出去调研,结合“两学一做”,我们推出了必读书目,全区形成了114项助力虹口发展的创新举措约17万字,最终评出“十大创新举措”等。还征集到社会各界“金点子”近1000条,真正成为汇集民智的过程。
记者: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达到预期效果了吗?对这些创新举措和金点子的采纳运用,有何具体措施?
吴信宝:活动的效果,比原先预期更好。我们干部的视野开阔了,打开了思路,主动性明显增强。比如提篮桥街道的干部在学习开发区体制时受到启发,提出“组建北外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完成今年环境整治任务的基础上,我们已开始谋划明年任务,计划推进20万平方米综合整治等。
大家对虹口的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判断,并形成明确共识:即要保持“非同寻常”的特殊精神状态;发展更快一点,质量更好一些;既狠抓当前发展,又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这是全区集体的智慧,也是一种自我要求、自我鞭策,是我们凝心聚力谋划和推动虹口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目前,我们正在制定创新举措成果转化的路线图、时间表,将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分别牵头负责,进一步论证后,由责任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将始终是进行时。
走高水平高品质的发展道路
记者:这些年虹口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引领之下,应怎样利用好虹口的后发优势?
吴信宝:虹口要发挥后发优势,走一条高水平高品质发展的道路是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了实现高水平发展、实施高标准管理、打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要把虹口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不能“自娱自乐”,要放到全市的大局下来思考谋划。
未来虹口的城区整体布局,将形成南中北三个功能片区。南部北外滩地区将按中央活动区核心区的定位,布局高端航运、金融和商业商务;中部地区融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北部地区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具有虹口特色的“硅巷”式科技创新模式。还有一点极为可贵,未来五年,虹口将新增商务载体面积350万平方米,新增创新创业空间65万平方米,是我们发展的宝贵资源。
记者:说到高品质发展道路,不得不提文化这张虹口“名片”。虹口的文化资源、名人资源丰富,您对未来虹口传承发展海派文化有何具体构想?
吴信宝:文化是虹口人最大的自信和最值得自豪的,我们将努力建设“人文虹口、文化强区”。4年后,音乐剧剧院百老汇大剧院将在北外滩亮相,在滨江贯通的基础上,植入更多历史文化元素,并建设北外滩露天剧场。力争上海文学博物馆在中部地区落户。
文化的传承和风貌保护也是我们高度重视的,我们将不断深化“虹口记忆”工程,继续打造“犹太难民在虹口”系列文化项目,传承发扬“精武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突出生态性保护,实施瑞康里、闵行路等区域保护性改造,推进提篮桥、溧阳路、山阴路、多伦路等区域多元化开发。总之,会在城市发展中努力留住人们的乡愁。
汇聚各方资源对接百姓需求
记者:推动地区高水平高品质发展,最终落脚点还是造福百姓。虹口是居住大区,人口密度、老龄化程度均在全市处于高位,怎样让群众更有幸福感?
吴信宝:实现高标准管理很重要,要完善城区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标准,体现在政府服务管理、社会治理、从严管党治党等各层面。在城市管理方面,我们制定了《虹口区城市管理导则》,共100条,涉及建筑景观、城市道路等。在社会治理方面,当前全区着力推广居委会“全岗通”工作机制,努力让居委干部成为服务居民的“全科医生”。
当然,高水平发展、高标准管理要落到为人民群众打造高品质生活上。举个例子:在虹口吃饭,消费者可以看到很多食堂的“厨房秀”。
虹口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餐饮企业“明厨亮灶”及远程电子监控试点,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信息互动屏、“食安心”手机APP,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互联网+”模式。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必须以党建为引领。我们要进一步探索,为区域化党建注入不竭动力,把各方资源汇聚起来,与百姓需求有效对接,实现优势资源互补、服务资源共享。
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打破体制、条块、地域的局限,参与到社会共治之中;还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加强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基层带头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