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开外的唐阿根,在祥德菜场管了8年的公平秤。过去,一个早市,到市场公平秤复秤的顾客不下百位,短斤缺两的事时有发现;如今,每天只有三五个人复秤,回回足斤足两。老唐很高兴:“现在所有摊位都用上了政府统一采购的电子秤。有了它们,公平秤可以‘下岗’了!”老唐的感受得到了数据支撑:自使用“统一秤”以来,虹口全区标准化菜场计量连续两年零投诉,公平秤的复秤量下降了七八成。
一条活鱼上秤,明明显示足一斤,实际却不到八两。这样的堵心事儿,许多人碰到过。眼下,电子秤的作弊手法越来越隐蔽:有的不法商贩在电子秤里安装接收器,只要按下控制遥控器,货品的秤量就会比正常重量增加10%至60%,碰到检查,只要切断电源、重新启动,电子秤立即恢复正常;还有的商贩在电子秤里安装了芯片,设置了密码,称重时只要输入密码,秤台上的菜立马变“重”,外观毫无异样。
为了杜绝作弊秤,质监部门频频展开整治行动。根据《计量法》,对不法商贩可处最高不超过2000元的罚款,但执法成本却要高得多:请专业机构破解一把电子秤的密码,耗费时间长,价格不菲。因此,作弊秤屡禁不绝。
如何从困境中突围?虹口全区41个菜场中有37个标准化菜场,管好标准化菜场,无异于牵住了“牛鼻子”。虹口质监创新思路,由政府出资,通过招标统一采购、集中配置,为37家标准化菜市场配置电子秤2345台,供摊主免费使用。统一采购的立臂式电子秤显示屏位置高,不易被货物遮挡,具备重现记忆功能;其铅封明显,如果被人为破坏,立即能被发现。质监还要求把秤统一放在摊位的固定位置并上锁,避免摊贩把秤带离市场。此外,每个菜场还准备了备用秤,一旦有秤损坏,当场即可调换。
“统一秤”从源头上解决了经营商户自带秤难以监管的问题。不再需要与“万国秤”打交道的质监部门,将计量监管从传统的行为监管延伸到器具管理,使标准化菜市场电子秤的管理、使用和检定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区质监部门负责计量监管的只有1个科室、2个工作人员,全区却有37个标准化菜市场、2300余个摊位。为了防止作弊秤回潮,虹口区质监局还探索出了一条“集中配置、统一管理,中介参与、定期检定、定人维保、到期更新”的“统一秤”管理模式:引入了第三方力量--虹口区质量管理协会承担电子秤登记造册、统一编号、建档立案等职能。协会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巡查菜场,保证每月把所有标准化菜场走一遍,并做好巡查纪录。一旦发现问题,当场劝阻,劝阻无效的立即报告质监部门上门执法。对违规摊位,质监部门轻则"黄牌"警告,重则建议市场管理方将其逐出市场。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定期对市场、市民的满意度调查,对协会工作予以综合测评。
电子秤的生产厂家每周上门提供维保服务,技术机构每年对电子秤进行检定。每5年,市场内的“统一秤”逐步进行更换。目前,电子秤的受检率和强检合格率均达到100%。
标准化菜场统一配置电子秤,让曾经忙于应对投诉的质监部门腾出手来,抓源头治理,屡次对计量器具销售市场开展专项整治,从源头掐断作弊电子秤在市场上的流通。2012年,虹口质监共查获6个规格型号的79台作弊秤,还有9个规格型号43台电子秤存在质量问题。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