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漂亮妈妈们,当她们伴随着节奏舞动起来,时光仿佛倒流到青春年华,身姿矫健、满腔热情。她们是欧阳社区秋之韵舞蹈团的成员,虽然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但是她们的热情和年轻的心态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由于她们在展示健身活动中的出色表现,“秋之韵”最近被命名为“2012年度上海市示范健身团队”。
常胜将军:吸收创意融入舞蹈
“秋之韵”舞蹈团成立至今已有10余年,擅长各类民族舞蹈。事实上,队员们能表演的不仅是民族舞,她们还在今年进行的全市排舞秀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此外,还代表社区参加海派秧歌的展示等等。在这些荣誉和成绩背后,都离不开舞蹈队指导老师龚德芬的辛勤付出。舞蹈队表演的民族舞,以及秧歌、25式关节操、彩球操、健身舞、橡筋操、拐杖操、排舞等,几乎都是由龚老师指导排练成型的。
龚德芬老师自退休后,曾在鲁迅公园任木兰拳教师,之后与身边同样热爱跳舞的姐妹们组成舞蹈队,成立当年就代表欧阳街道以一支《酥油飘香》获得虹口区民族舞金奖。在她的带领下,“秋之韵”舞蹈团每年都能获得市区各类比赛的奖项。
“常胜将军”的秘诀在哪里?其实都在龚老师平时所花的心血里。在舞蹈编排之前,她会在网上看大量的视频,吸取创意的动作元素,并且根据队员们的特点进行改编。除了教动作、练队形,配乐的剪辑以及服装头饰的设计她都身体力行追求完美。为此,她还自学了电脑、Pad上的音乐视频软件。队员们说,龚老师在做与舞蹈队相关事情的时候,可以完全忘却年龄,充满了活力和拼劲。
队员练习:烧菜做饭想着动作
由于历年来出色的成绩,“秋之韵”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平时舞蹈队的训练节奏要远高于普通的锻炼项目,甚至需要经常突击排练,成员们从来没有怨言,在龚德芬老师的影响下,热情地投入、享受舞蹈中的快乐。
舞蹈队的余队长说,每周2次在社区文化中心的排练,主要是教大家分解动作、掌握节奏,要想把一支舞蹈的每个动作记下来做到位,仍需要队员们在家里练习。队员们在家里,不少是掌勺的大厨,有意思的是她们在烧菜、做饭的时候经常也在想动作,不经意间把全家人逗乐了。前不久,队内还加入了一位全职太太,虽然在进入“秋之韵”舞蹈团前她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但是她认真好学,每次排练课,她都把老师的动作用手机录下视频,回家继续看着练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已经跟上了大家的学习进度,能登台表演了。
每次表演前最大的难点在于队形的合练,需要较大的场地检验舞蹈造型的视觉效果。大家在社区附近寻找能够排练的大场地,发现虹口足球场楼上有一块露天场地,很有舞台的感觉,便在表演前经常在那里演练队形。
大家心愿:让更多居民舞起来
“秋之韵”在舞台上的活跃表现,陆续吸引了舞蹈爱好者的加入。目前成员有24名,平均年龄约55岁,舞蹈队定期会在社区范围内招收一批有舞蹈基础、爱好文艺活动的居民。最近,她们正在排练海派秧歌《金凤蝶韵》以及民族舞《喜庆》等,为迎新年、迎新春的演出做准备。
舞蹈队的成员们表示,她们不仅是舞者、表演者,更是社区的志愿者。除了登台表演,她们还愿意义务到居委会教大家一起跳,将健康和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