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街头的传统隔离护栏,在阻隔车辆行人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形态统一,既无个性又无差异,统一高度、统一形态的护栏不分地段,沿一条道路一装到底。而在交通矛盾相对集中的路口,这样的设置存在弊端。据有关方面统计,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故,相当一部分发生在路口,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与路口相关设施的不合理、不科学有关。
为避免或减少路口交通事故的发生,虹口区建交委早在去年就着手对路口的交通设施开展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虹口建交委和有关方面共同携手,终于推出了全市独一无二的差异化机动车隔离护栏。
在现场看到,在路段中央,该护栏和传统护栏别无二致,也是统一形态、统一高度,“文章”主要做在路口上———临近路口十几米的地方,该护栏的形态逐渐由1.3米的高度慢慢变低,直到80厘米再固定下来。
记者还发现,从1.3米降为80厘米用了3块护栏、共6米的长度,而后保持80厘米的高度,一直延伸到路口,用了7块护栏。
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采取从高到低,再保持一定的低形态一直到路口,就是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坐高,以及路口车辆、行人和驾驶员可能存在的视觉盲区而设置。另外,该护栏还采用塑封代替油漆,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便于养护。护栏上的隔离条具有夜间防炫功能,同时,护栏上还安装了反光片,在夜间,为驾驶员和行人筑起夜间安全出行的另一道护身符。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安装上述差异化护拦的路口,交通事故大幅度下降,社会各方反映良好。
目前,虹口区曲阳路(四平路———密云路)、大连路(曲阳路———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率先试用新颖隔离护栏。有关方面表示,他们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将逐步在虹口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