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非居建筑的风险隐患治理,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牢牢守住城区安全的红线底线,四川北路街道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开展区域非居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摸清底数、发现隐患、综合治理。
迅速行动全面排查,健全机制协同推进
建立健全街道非居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组织召开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形成工作专班,按照“统一部署、属地负责、部门协作、专家指导、产权人主体”和“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将排查范围从有证建筑拓展至无证建筑,排查内容涵盖建筑结构类型、过往改造情况、是否发生严重开裂和变形、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关键信息,全面进行部署、落实,摸清街道非居建筑的 “家底”,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
针对非居无证建筑,街道根据使用责任人成立了由多科室联合的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各科室职责,确保排查工作协调统一,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按照区域划分任务,责任到人,保证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排查过程中,工作专班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第三方检测部门检测等方式,对建筑的基本信息,如位置、面积、层数,建设手续情况,使用现状,结构安全状况以及消防安全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登记和评估。
专业力量加持把关,排查治理增效提质
工作专班依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驻街道实习实践基地的专业团队,已完成了区房管局下发街道的34处有证建筑的全面"体检",对于在本街道辖区范围内,区房管局下发给各条线部门负责排查的不属于本街道排查的有证非居建筑点位,对条线的排查结果进行核查,并加强日常巡查。街道重点关注老旧建筑的材料老化问题,并对存在轻微裂缝的建筑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建筑长期安全;发现的3处外立面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现已全部完成整改,相关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街道还在常态化排查工作中,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精准研判隐患,确保非居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性、专业性。
信息互通联动治理,闭环管理防控隐患
构建形成“街道统筹、专班推进、科室联动、多方参与”的非居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格局,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将非居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网格治理体系中,在日常巡查监管中强化信息互通,督促产权人落实主体责任与管理方的监督责任,及时发现问题、综合研判分析、联勤综合整治。在无证非居建筑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启动“网格呼叫、科室报到、多方响应”的“你呼我应”综合治理机制,做到信息传递 “不过夜”、综合执法“共参与”,在“排查-整治-销项”的闭环管理中切实防控风险隐患。
四川北路街道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处处如履薄冰”的紧迫感、“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切实抓好非居建筑安全排查治理,持之以恒、常态长效,进一步深化社区大安全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