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三门路街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通过“工笔画”式的精细服务创新路径,以“同心圆”模式深化党群联结,以“网格+机制”凝聚共建合力,推动党建“红色引擎”嵌入民生“绿色脉络”。
勤走访,拓展服务开“新”路
三门路街区共有五条道路,街区党支部书记尹培顺在走访排摸中,会对如快递站点、超市卖场等用工较多的行业重点关注。通过多走动、多交流,了解他们的不同诉求,如店铺在装修开业时,往往不清楚装修垃圾如何清理、店招如何安装、开业花篮如何摆放等,为避免这些情况遭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他结合自身专业,给他们设置了报备程序,并告知装修或开业时报备注意事项,明确装修垃圾清运、店招店牌安装的程序和执行标准。
尹书记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超市饭店前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经过与街道相关科室协调沟通,加派人员对这些区域加强巡查和管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改善。辖区内快递站在收件时占用道路阻碍交通,尹书记了解情况后积极与快递站点进行交谈,约定在收件后半小时内尽快清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挖资源,搭建党群连“新”桥
三门路街区党支部始终致力于引领新就业群体“新心”向党,着重挖掘、培养党员骨干。走访中发现街区的退伍军人党员任开健工作尽责、热心社区服务,尹书记便诚邀他加入街区党支部,更好发挥余热。他们一同走访沿街商户,倾听诉求、记录建议。凭借从事快递行业的丰富经验和社区服务情谊,任开健积极提升街区工作质效,促成三门路社区食堂与园区的订餐、送餐服务,为商户带来便利,传递党的关怀,有力推动了街区发展。
三门路街区将阵地作为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主动对接,让新兴领域群体找到身边的暖心小“家”,享受身边的个性化服务。结合新兴领域群体的需求打造特色空间,提供室外工作者休息室,为他们补充饮用水、手机充电、餐食加热等,定期安排健康检查和义诊,开展就业指导和政策解读,梳理形成他们真正需要的项目清单,不断提升对新兴领域群体的吸引力。
尹书记还积极寻找街区内的资源进行共享,如与社区食堂进行协商沟通,对特殊就餐群体可以适当提前或延迟供应简餐。通过充分挖掘利用街区资源,用“心”服务搭建党群连“新”桥,真正实现了“心连心”。
搭平台,多格合一凝“新”力
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格局,三门路街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共享毗邻有爱,网格一体共治”签约仪式。来自街道3个综合网格的3个居民区党总支联合区检察院、区文旅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以“共享毗邻有爱,网格一体共治”为理念,打造多元共治的美丽社区“新”图景。部分区党代表、人大代表也受邀参与此次签约仪式,借助多元主体力量,为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思路与新助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