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区委部署要求,嘉兴路街道加强总体谋划、统筹协调,立足街道实际,聚焦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建立健全三项运行机制,着力打造承上启下、迅捷主动、精准高效、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工作平台,使综合网格成为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实践单位。
织密综合网格组织体系
街道党工委专题研究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召开网格长会议、街区书记会议专题部署“多格合一”工作,并与居民区书记、主任通报相关工作情况。按照界限清晰、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科学设置三个综合网格,制定网格四至图,确保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实现网格合一。由街道处级领导担任网格长,任命包括专职的街区党支部书记、处级领导在内的3至4名干部为副网格长,在街区原有“六大员”“一专班”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下沉力量,构建由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工作力量组成的网格工作架构,实现力量合一。严格落实“一网格一主阵地”工作要求,在既有党群服务阵地中,好中选优,着力打造物华街区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邦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三个综合网格党群服务主阵地,以及市民驿站一分站党群服务中心、垦业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两个延伸阵地,并在阵地内设置网格工作站点,全面整合区域资源,持续推动各类管理、服务、治理阵地“应融尽融”,实现资源合一。依托网格治理数据看板、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等平台,探索建立数据实时归集、实时共享、实时分析、实时应用,以数智赋能支撑综合网格高效运行,实现数据合一。以网格为单位,梳理形成热点难点高频事项问题库,制定问题处置清单及处置方案,按照“锁定存量、分步解决、逐步销号”的原则,一格一策,攻坚破题。
“三项机制” 增强网格治理实战实效
问题发现机制。健全用好现有居民区“四百大走访”、街区全覆盖走访、网格员动态巡查等机制,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依托商圈、楼宇、园区现有智慧感知技术,探索通过信息互通实现问题自动发现;探索完善综合网格阵地开展多领域联合接待等工作机制,实现问题联动发现,以主动治理替代被动发现,以未诉先办提升治理质效。
联建共建机制。通过“周周学”平台、街区月度例会等制度,街区与居民区在资源互补、经验共享、协商议事等方面互促共进;以党员“双报到”为基础,探索实施网格“再报到”,引导在职党员在网格中发挥作用,用好机关国企、教育单位、金融行业丰富资源,主动链接;开展跨区域党建共建,聚焦第三综合网格“一街一特色”街区功能提升项目,辐射带动周边,形成区域统筹、多方联动、互融共建新机制。
分析研判机制。依托现有周研判、月例会、季分析等工作制度,分析研判裉节问题、重点任务、应急事件等,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和研判,疑难案件由网格长牵头攻坚,多方参与,发现机制上的不足,从而为优化解决方案提供建议和思路,定期加强工作方法提炼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机制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路径。
下一步,嘉兴路街道围绕“基层有感、群众有感、社会有感”工作要求,做实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落实临时党组织组建要求,开展下沉工作力量业务培训工作,加大创新实践,扎实推进“多格合一”各项机制举措见行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