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始终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组织实施“人民城市品质工程”,加快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群众办事便利化进程,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创新设置“四个窗口”,着力构建全周期、全领域、全渠道泛在可及政务服务体系,通过政务服务触手可达、就近可办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设置“一口办理”服务窗口,让受理服务实现“一口清”
将各类民生服务事项和大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纳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集中办理,重点打造“一口办理”的综合服务窗口,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完善服务办事指南、总服务台引导、首问负责接待、前台受理后台分流等工作规程,11个条线198个受理事项全部“一口清”,为市民群众和企业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口办”服务,实现一门受理、一口办理。
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将疑难问题变得“更好办”
针对市民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街道设置“办不成事”窗口,认真倾听诉求,透过“为什么办不成事”去分析“如何便利、高效办成事”,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合力攻坚。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帮办员”身份前来窗口现场体验市民群众和企业办事感受,倾听对于政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分类制定完善相关办事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办理服务确,保相关事项妥善解决。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已经为办事市民群众和企业解决50多个疑难问题。
设置社区远程帮办窗口,健全新场景就近“好办事”
推进社区远程帮办服务,在部分市民驿站和居委会等布设延伸点,配置与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系统互通的专业设备,推行语音唤起、预约、办理和问答式引导等智能帮办服务,解决好在线操作、业务办理等方面问题,为居民办理465件公共服务事项,居民不出社区即可通过视频连线当场完成政策咨询、证照读取、材料打印和上传等一系列操作,实现远程服务与中心大厅同质的办理体验。街道还通过“上门帮办”的形式,探索形成劳动就业、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的街居门前联动服务,建立专班服务、专员跟进机制,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帮办服务,进一步推动“办事窗口”前移,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温馨的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服务,累计远程办理200多次,上门办帮100多次,打造家门口的便民服务新场景。
设置长三角跨省通办窗口,以信息联通办成“四地事”
打通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信息壁垒,实现“一地办理,网上迁移”,目前共有21 项高频事项入驻跨省通办项目,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省一市”的市民群众和企业进“一扇门”可办“四地事”,办理相关业务做到不出上海即可完成业务办理,无需再往返多地,做到就近办、异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