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上海市生活圈联席办联合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组织开展2024年度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江湾镇街道有3个社区服务项目在众多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生动诠释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内涵。
江湾镇街道成功打造了一批贴近民生、促进和谐的便民项目,为居民提供了更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走进这三个获奖项目,深入了解它们的独特魅力和实践成果:
双创空间——江湾镇街道北中环就业服务站项目
关键词:就业服务站、就业创业、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北中环就业服务站地处北中环科创集聚带沿中环两侧腹地,是一处集“商区、校区、园区、社区”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带,站点以四叶草为设计元素,四片绿叶分别代表园区所提供的就业咨询、创业指导、和谐劳动、事务受理等四个方面的服务功能。
为消除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破解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实现有效市场,创新性地在明珠创意产业园、1876老站创意园、中图蓝桥三园区交汇处打造北中环就业服务站,降低就业市场沟通成本,缩短求职者和招聘者的距离。将独角兽作为就业服务站站点吉祥物,设立“独角兽日”,举办各类企业交流座谈、就业创业大赛、园区带岗直播等特色活动,形成与企业“零距离面对面”的服务特色。
为解决辖区内园区分散、体量较小的情况,北中环就业服务站结合“园区一件事”项目,通过线上互联互通打破园区壁垒,着力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将园区内开办服务站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就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基石,让广大劳动者乐业安居。
活力空间——江湾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附属空间开放项目
关键词:社区事务受理、附属空间开放、滨水步道
江湾镇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位于奎照路280号一楼,该地是一处集事务受理、市民驿站、党群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受理中心的外部附属空间是紧邻沙泾港的一处滨水公共空间。
该项目遵循“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的原则,通过开放附属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悦享生活的公共平台,让前来办事、休憩的市民感受受社区当下的美好、感知城市变化。空间设计注重观赏性、体验性和互动性,融入滨水会客厅全新滨河建筑风貌、开放性会客厅引领区空间构思等亮点,以激活古镇水乡滨河口袋空间,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为设计理念。
项目的实施美化了沙泾港的滨水公共空间,提升了周边社区环境,还促进了与群众的关系共融,将行政场所和谐地融入到社区生活之中,实现了社区空间、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利用。通过开放附属空间,我们期待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共同推进城市更新与发展。
睦邻驿站——江湾镇街道逸仙会客厅项目
关键词:小区里的图书馆,家门口的自习室
逸仙会客厅是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位于场中路4弄5号逸仙小区内部,靠近江湾镇地铁站。该建筑改造前属于街道图书馆,现为江湾镇街道2024年虹馨工程项目。
逸仙会客厅定位为居民区嵌入式书屋,以“文化、学习”为关键词,打造亲子陪伴、家庭阅读为主题的创新性阅读空间,在保留原街道图书馆阅读功能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功能和多样的社区体验。
结合“逸仙会客厅”项目的主题定位、功能布局,考虑到逸仙会客厅周边周边社区老人儿童的娱乐休闲需求、上班族和年轻人文化交流学习办公需求,同时抓住“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的大命题,依托现有空间,赋予全新主题,从主题定位、布局上努力做到功能与需求的匹配,设置了阅读区、多功能厅、咖啡轻餐区、阅读广场等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