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在小区内的健身步道运动一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好惬意;晚饭过后,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在小区内的健身步道散散步,感觉真好;周末闲暇,带着孩子在健身步道上玩耍,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这一幕幕就是当下位于四平路、物华路上的虹临花苑(嘉园)、的写照。
曾经的虹临花苑(嘉园)由于过往设计的原因,小区内的居民步行环境令人担忧。小区内人车不分离,车辆往来频繁,也让居民的日常出行和休闲活动面临不小的风险。而小区内原有的健身步道存在地面过硬、常常出现泥泞不堪等情况,也让居民的健身体验感不佳。整合空间、改造空间,统筹居民的出行安全和健身需求,是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宝安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心中牵挂的“关键事”。在区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虹临花苑(嘉园)在今年全面改造、提升小区内的健身步道,构建高品质的健身空间,以实干实效践行好人民城市理念。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奏好健身步道改造提升的“协奏曲”
对于虹临花苑(嘉园)内存在的居民步行和健身步道等问题,宝安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以打造就在居民家门口的健身空间为着眼点,积极寻求街道的帮助,申请申报对小区健身步道进行整体改建,并希望同步解决好小区人车高密度混行的短板、弱项。居民区党总支还做好健身步道改建征询和申报的总体牵头,强化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的协同联动,在申报过程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通过开展征询、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和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居民需求、听取居民意见,进一步收集居民对于健身步道改建的想法、期望和担忧,并得到区体育局、街道的积极响应和反馈。根据居民的意见,改建方案精雕细琢、不断完善,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最终小区健身步道改建项目高票通过征询。
在启动健身步道改建前,区体育局和四川北路街道的领导干部多次来到小区,倾听了解居民的需求、建议和面临的问题,对小区的地形、环境以及人车不分离的现状和改善进行多维度调研,现场办公优化项目方案。
你呼我应、资源对接,精心打造品质便捷的健身“新载体”
健身步道的改建涉及众多专业问题,需要专业力量和资源的对接。宝安居民区党总支启动实施了“网格呼叫、科室报到、多方响应”的“你呼我应”网格化治理联动联勤机制,得到区体育局、街道相关科室的响应。区体育局落实专人对健身步道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专业指导意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路面材质的选择上,使用防滑、耐磨、舒适的材料,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行走体验。街道相关科室协助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全过程做好意见听取、解释说明、指导施工、保障安全等工作。区体育局还为健身步道改建提供资金支持,体现党和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也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生活追求的有力回应。
从8月中旬开始,健身步道改建历经45天的施工,以全新面貌亮相。改建后的小区健身步道总长约280米,工程面积约330平方米,施工单位对原有的健身步道地砖进行拆除,重新对地面基础夯实及铺设基层,铺设塑胶面层等,然后铺设了防滑、耐磨的环保材料;本次施工,还拓宽了步行道两侧的宽度,对两侧的绿化进行了整修,增加了景观效果。按照居民的建议,施工期间还设置了清晰的标识牌。
改建前,小区人车混行,居民散步提心吊胆,步道泥泞不堪;改建后,健身步道实现了人车分流,路面平整美观,周围绿化丰富,为居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健身、休闲空间。居民们对这一变化赞不绝口,李阿姨表示:“这个全新的步行道改造得真不错。以前我都不太敢让小孙子在小区里乱跑,现在有了这个步行道,孩子能玩耍,我在道上散步,既放心又舒心。而且这周围的绿化让人看着就心情舒畅,政府和社区真是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啊。”年轻的上班族王先生也表示:“以前下班回到小区,看到到处都是车来车往,根本没有散步放松的欲望。现在这个健身步行道改造好了,晚上吃完饭出来走走,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
虹口区体育局、四川北路街道和宝安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用好虹临花苑(嘉园)内的“金角银边”,积极推动嵌入式社区健身空间载体新供给,下好“绣花功夫”,将健身空间建在居民身边,让居民出门可及、品质可感,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