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层治理模式中,唐山里居民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党建引领,扎根于社区治理的最前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四百”大走访活动成为了连接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的桥梁,确保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意见得到充分的听取和尊重,有效地推动了社区问题的解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汇聚共治合力 答好民生答卷
唐山里辖区内的木材大厦存在一处1995年建成的约12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让居民们忧心不已。居委会获悉居民诉求后及时介入,在片区工作例会上向上级部门反馈相关情况,并配合上级部门拆除违建清退外来租户。
违建拆除了,这片空地能做什么?问题随即而来。居委干部表示:公共区域的微更新,社区不仅仅是“行政执行者”,更是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平台”,要做实民主决策、民主协商。
为此,居民区积极倾听居民声音,广泛了解居民需求。通过多次召开居民征询会,认真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采取“三问”工作法,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社区通过召开“事前征询会、事中议事会、事后评估会”,积极搭建民主协商平台,回应了闲置空地“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的三个问题。最终,空地微更新确定由健身点、彩绘墙、晾衣架、爱回收智能机、非机动车充电停车棚五方面组成。
联手居民共绘 焕新生活空间
有了拆违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居民们的自治热情更为高涨,各类微更新项目陆续被提上日程。而其中最为瞩目的,莫过于棉纺印小区的墙绘工程项目。如今行至大连路唐山路路口,举目即可见一幅高达15米的墙绘作品。一栋6层高墙穿上了靓丽的“新衣”。而这副名为《憧憬》的墙绘作品正是由95后墙绘师刘小备和北外滩社区居民历时半月共同完成。
棉纺印小区是老旧小区,在环境改造和自治项目上街道和唐山居委都花了不少心思。项目的起源是由于“为爱上色”公益项目找到北外滩街道,提出可以为街道辖区内的墙面做彩绘,双方一拍即合,在经过多次墙面踩点和筛选后,唐山新苑临大连路的这面6层楼高的白墙最终被选中。居委干部表示:“通过前期征询,小区里共有15户人家参与到墙绘活动中。居民们很开心,能够通过这样特别的方式来美化家园,并为城市带来不一样的景观。”
居民们对墙绘也纷纷点赞,表示:“当初,居委干部上门征询,和我们介绍了墙面美化工程,我们都很支持而且很开心。现在,墙面焕然一新,变成了艺术品,画好后,他们还贴了层膜,不会脏、不会坏,老灵额!”参与了墙体彩绘的小朋友也表示:“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墙上作画,这很考验团队合作力。每个人选个色号、拿好刷子涂,看似简单,但天气很热,涂色很不容易,我们涂了将近一个小时,特别有成就感!”
作为社区与公益组织合作的一次全新尝试,不仅以彩绘装扮社区,记录社区的发展和变化,还通过居委会和居民的沟通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居民自治的潜力。
在唐山里居民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居委会顺势而为,牢牢抓住党建工作这个“总开关”,引领社区治理朝着更加科学、民主、法治、便民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