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湾镇街道各居民区积极开展自治项目,在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社区微改造、关爱“一小一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由街道办事处指导,上海虹口区江湾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江湾镇街道社工站发起,上海虹口区江湾镇社区基金会协作开展的“益港湾”家园自治微公益评审,期望通过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推动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改善社区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奎照路275弄小区是一个老式多层小区,116户居民中,老年人群众多,小区中没有设置公共座椅,居民自行搭建了凉棚,环境脏乱,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奎照居委结合创文工作,多次与物业开展整治,但收效甚微。居民苦于没有安心聊天的舒适环境,居委和物业担心违章凉棚给小区带来的消防隐患。
奎照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四百”走访问需于民,积极开展社区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居民一致提出希望能够打造公共休憩空间。
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的空间里开辟出休憩区,是实施改造计划面临的第一个难点。“新江湾十景”之一的“奎星阁”成为灵感来源。“奎星阁”同样占地有限,因其人文历史以及“奎星高照”的寓意成为江湾的名片。因此,可移步造景,造一个属于小区居民的“奎馨亭”。
经过前期组织居民代表会议,“三驾马车”沟通协调,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多次实地勘察,打磨出了“奎馨亭”增设方案。全体业主投票表决后,同意增设“奎馨亭”的表决票占比达到96.47%。
小小“奎馨亭”将社区烟火气、民情百事通、邻里朋友圈等功能融为一体,以不同的方式服务居民,突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实践。这个9平方左右的休息点位,征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多方协调、筹措资源倾力打造,成为了居民茶余饭后的美谈。在这里,居民聊天、休息、欣赏美景,真正感受到舒适、安宁、优美的小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