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居民区内的多个小区房龄逾三十年,至今仍留有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和纠纷。如何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化解陈年旧怨,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是居民区党总支开展基层治理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辖区内申客小区某户房屋居住人王某及其母赵某,自上世纪90年代经动迁后搬至该房,因赵某与其胞妹(王某阿姨)的纠葛导致房屋权属始终无法过户,王、赵2人自入住后因无固定收入等缘由始终拖欠物业管理费,累计欠费计6万余元。自2023年其母赵某离世后,王某更是增加了上访频次希冀能彻底解决其房屋权属过户问题。面对这桩久拖未决的“陈年旧疾”,大连居民区党总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紧紧依托“三所联动”机制、立足纠纷根本,力求打赢、打好陈年矛盾纠纷化解这场“攻坚战”。
“背靠背”排摸,厘清矛盾溯根源
居民区党总支通过与当事各方“背靠背”访谈,逐个排摸,避免了各方的矛盾进一步升级,同时根据各方的信息反馈,通过交叉印证厘清了矛盾事实、了解了核心诉求。
经走访,当事人王某确系智力缺陷长期失业仅能打零工度日,收入微薄。在与王某阿姨的座谈过程中了解到,其与胞姐在二十余年前动迁时确因补偿分配存在纠葛从而对该套房屋的过户事宜不予配合。物业方则明确了诉求,表示应将物业欠费结清作为启动后续过户程序的前置条件。
“情理法”融合,“各个击破”促和解
在彻底摸清事实后,居民区党总支依托“三所联动”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民警、律师等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广泛参与调解。
首先,协同民警上门与当事人王某谈心,告知后续将持续为其推荐相关职业,鼓励其积极面对生活的同时还使其知悉缴纳物业管理费是其作为房屋实际使用人应尽的责任。经不断疏导,王某初步表达了愿意补缴费用的意向,但也坦诚其收入微薄,欠费数额相较其经济能力负担过重。
面对王某阿姨,社区干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劝导其尽到长辈的责任,体谅并照顾王某的处境。面对物业缴清欠费的诉求,社区干部在律师的专业指导下,力劝物业方考虑当事人王某的客观情况,接受分期付款的方式来缴清欠款。
经多轮磋商并协调一致,最终在2024年3月8日,在居民区党总支、社区民警、律师的多方见证下,涉事三方达成一致:物业接受了王某先予支付半数欠款,其余部分以分期方式进行结清并最终答应配合启动过户程序,王某阿姨则承诺配合过户、退出纷争,后续将给予王某相应的照顾。
这桩持续二十余年的“陈年旧怨”经“三所联动”后的精准施策终得化解。
建立联动机制,构筑纠纷化解首道防线
下阶段,大连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矛盾纠纷尤其是历史矛盾的化解联动,横向到边,引导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源头化解。居民区党总支将主要负责社区矛盾的排查、溯源及背调,并与社区民警及时联络,就如何预防矛盾的“蔓延升级、碰头叠加”制定工作预案,充分发挥居民区熟悉区域情况和派出所的执法作用,为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共同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此基础上,居民区党总支还将持续探索关口前移、就地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学会从前兆中洞察趋势,全面落实“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矛盾激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