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较为集中。四川北路街道辖区内的山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面积占约129公顷,是上海12个市级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承载着众多红色历史记忆、保留着重要文化历史印迹,同时它也被誉为海派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
案例1:
山阴路145弄“花园里”正在进行美丽家园工程改造,整个弄堂内搭满了脚手架,地面也正在开挖排管,但四川北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某号房屋门口土壤堆积的特别多,并且不断有工人从屋内往外清运土壤,极不寻常,执法队员凭借着执法敏锐性进入房屋内检查后发现该套房屋有多处原始结构,包括二层和三层楼盖、楼梯间等部位均已被拆除,且地坪存在向下开挖的情况。同时,通过执法队员现场询问装修工人及现场致电装修负责人得知,该处房屋的装修行为未向区房屋管理部门办理房屋修缮备案手续,存在修缮不符合优秀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行为,执法队员当即要求当事人停止装修。
案例2:
山阴路145弄“花园里”内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建造于1927年,房屋层数为3层,房屋结构类型为砖木结构,保护类别为三类。其中,山阴路145弄6号是国旗图案设计者曾联松旧居,涉案房屋就在其旁边,一旦出现房屋安全问题,不但会对优秀历史建筑造成损害,更是对红色文化历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执法队员及时联合区房管局、街道社区平安办、街道城建中心、同济大学房屋质量检测站等工作人员至现场对该处进行二次检查并对房屋质量进行检测。经多方调查,四川北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证据确凿充分的情况下,对当事人汪某某以涉嫌损坏房屋承重结构及涉嫌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不符合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立案,且经过当事人采取临时加固措施、补办房屋修缮报备手续、制定房屋修缮设计计划,房管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多次修改和最终确定修缮设计方案等一系列程序及相关事宜,现该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被损坏的承重构件已得以恢复,后续待该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完全修缮完毕后将由房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最终验收。
执法依据
《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三十九条: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建筑技术规范以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技术规定。
《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不符合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或者相关技术规范的,由市房屋管理部门或者区房屋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可以处该优秀历史建筑重置价百分之三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备案审批注意事项
1.对在优秀历史建筑上设置外部设施或者改建、增设内部设施的,相关管理部门审批时,应当征求区房屋管理部门的意见。
2.优秀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根据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确需改变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内部设计使用功能的,应当将方案报市房屋管理部门审核批。
3.因特殊需要必须迁移、拆除或者复建优秀历史建筑的,应当由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共同提出,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4.建筑的修缮无法按照建筑技术规范进行的,应当由市房屋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协调确定相应的修缮方案。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经历了岁月风霜的印染,更使其具有不可再生性,显得弥足珍贵,守护城市文脉,我们人人有责。
下一步,四川北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加强与管理部门联动,积极作为、依法行政,用心用情做好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