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化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28项具体措施,组织开展“办好群众心上事”实践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四问于民”,在开展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及时响应群众诉求,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时代的声音。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联动虬江、中州、新乡、永德、四川等居民区党总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突出一个“实”字,大兴调查研究,聚焦居民群众买菜难的现实问题,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想办法、动脑筋、出实招,在解决买菜难问题中,让居民群众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研察民困
随着虹口、静安两区旧改征收工作的不断推动,在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和地区市容环境面貌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也深得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但由此也使原有的菜市场因为一并征收就不复存在了,这就给目前居住在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第三片区网格的中州、虬江、新乡、永德等社区的居民的日常买菜需求带来了诸多不便。在走访联系居民的过程中,相关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时常听到居民对于买菜难的求助、抱怨、不满。为此,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和相关居民区党组织带着感情搞调研,真诚倾听居民群众呼声,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和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到居民群众不同程度都反映周边无菜场、缺乏大型超市、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进行网上购菜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和民情日记,也成为了街道党工委、相关居民区“两委”班子的“心头大事”。
二、积极整合资源,雪中送炭解难题
相关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很快在街道人大工委、市民驿站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在第三片区网格引入公益买菜市集,定时开展近在家门口的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虬江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面对居民群众反映的买菜难问题,以百姓的心为心,在客观分析地区周边硬件条件无法短时间难以再建新的菜场的情况,通过党员领导干部面对面联系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下社区的平台,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需求资源支持。针对这一情况,街道党工委非常重视,也迅速得到街道人大工委的积极响应,在市人大代表、夕悦老年颐养服务中心理事长颜铭爱,区人大代表、市民驿站负责人茆玉琴联动对接,通过颜代表所在老年颐养服务中心的蔬菜基地资源,将新鲜的蔬菜水果直接送到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组织的公益市集活动中,现场面向居民,方便群众购菜。这一举措,让虬江、中州、四川等居民区的居民群众直接受益,广受好评。
三、倾听群众呼声,公益市集常态化
在缓解了居民群众的买菜需求后,在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的牵头下,虬江、新乡、永德、中州、四川等居民区党总支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聚焦居民群众希望公益市集常态化、家门口的临时菜市场能更持久、办好临时菜市场和市容环境管理有机衔接等问题,坚持以求解思维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积极协调下,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积极协调,由市人大代表颜铭爱牵头、区人大代表茆玉琴承接的“公益蔬菜下社区”活动制定了更为详细的服务计划和安排,通过实行每月举办2次的频率,常态化举办公益买菜市集,为这个片区的居民提供各类新鲜菜品,缓解了居民反复提到的“买菜难”问题。今年以来,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已经和相关居民区党总支多次合作,先后推进公益蔬菜进为民服务点、进社区、进街头,让新鲜蔬菜从田间地头直送居民家门口,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人大工委和第三片区网格的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认真落实主题教育“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聚焦居民群众买菜难的现实问题,知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使“求解”的问题更“优解”,把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大兴调研、推动工作、改进工作、促进工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