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镇街道新南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位于新市南路488弄、546弄,小区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新南小区房屋属于动迁房、福利分房、售后公房组成的混合型小区,小区总户数488户,居民人数约1265人。由于房龄老,年久失修,存在屋面及外墙面渗漏现象;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内部路网混乱,停车位缺口较大;绿化缺失严重、环境品质低效等问题,新南小区2021年被列入“美丽家园”改造项目。
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合力
为顺利推进“美丽家园”项目建设,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新南居民区成立新南小区“美丽家园”项目临时党支部,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区房管局、街道、业委会、物业、施工单位、小区内党员等成员共同参与。同时结合市民巡访团的设立,全方位进行民主沟通。这样一来,“每幢楼都有党的组织在引领、每个楼道都有党的工作在推进、每名党员都在社区发挥作用”,形成“三驾马车同轴共转、党员群众并肩作战”的治理格局。
项目期间,居民区专门设置了居民接待点,用于收集居民意见,做好政策讲解,答疑解惑等工作;业委会积极听取业主的声音,收集合理诉求,定期与居委及相关方进行沟通;建设方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方案优化微调,合理设置个性化的增项和减项,确定项目方案。物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努力做好“管家”的角色,及时协调因项目施工所造成的停车困难、噪音扰民等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居民区每周召开项目例会,邀请施工方、监理方和街道部门参加,及时解决遇到的工程质量和居民反映的问题。居民、业委会、物业、施工单位多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齐心协力,群谋群策,推动工程的顺利实施。
以人为本,解决实际问题
新南居民区始终秉持“全民参与、全过程民主”的理念开展工作。新南小区改造范围共涉及34门洞,惠及居民488户。除了外墙翻修、单元门头改造等一系列常规改造内容,一些常年困扰居民的问题也被列入个性化改造清单,得以解决落实。例如,新南小区原先有一大片杂草丛生的沿河绿化带,周边经常有居民随手丢弃的各种生活垃圾,每周的爱国卫生劳动,社区志愿者都不愿意踏足进去进行清扫,久而久之居民对河道边绿化带脏乱的问题意见很大。新南居委会、业委会、鑫洪物业三方联席会议讨论,新南居民区第三党支部负责牵头收集居民意见,对河道边绿化带进行改造。改造以后,整体环境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在小区楼房和沙泾港之间夹着一条笔直的木质步道,河边的栏杆也全部重新整修。因为整洁干净、环境清幽,每天会有小区居民在此散步、锻炼、休闲娱乐。改造后的步道也被小区居民亲切得称为“新南小外滩”。
全民参与,实现从“效果图”到“实景图”
新南居民区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要求每月第一个星期开展入户宣传、劝导,做好居民区群众的思想、劝导工作。做好政策解读让群众知晓美丽家园项目改造对象、条件、标准和范围。开展“最美楼道”“最美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网格单元楼道群等新媒介,营造“人人动手、家家参与、户户比拼”的良好氛围,着力引导居民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美丽家园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及群众积极性。
从前的小区绿化带总是泥土裸露,还常常散落着垃圾;因小区地面缺少规划,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常常引起矛盾;楼道内乱堆物现象也困扰着大家。现在经过公众参与治理和“美丽家园”建设,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除了居民纷纷点赞的河边步道,小区的楼房也悄悄穿上了“中式新装”,外立面和空调外机柜配上了回字纹、套方纹、中国结等古风图案,淡丽清雅;小区地面重新统一规划,调整小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布局,积极挖掘停车资源,增设停车位;改造非机动车停车棚,实现停车、智慧充电、探头监控、消防安全为一体;响应居民需求,规划建造了多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位;楼道间的装饰充满古韵,与小区整体氛围内外呼应。通过高标准的前期设计方案打造,结合严要求的施工细节管理,新南小区终于实现了“效果图”到“实景图”的完美蜕变。
"家园护工",共建自治家园
新南小区能够顺利完成“美丽家园”项目,离不开居民们积极参与社区自治。项目初期,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治”成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会同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引导社区中的党员、群众,通过党群议事会、项目解答会等自治共治载体,共同出谋划策。依托“家园党建”,号召小区各个楼栋的党小组长、党员组成“家园护工”志愿者队伍,帮忙一起协调矛盾,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为项目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项目正式启动,越来越多的居民自发加入“家园护工”队伍。志愿者们主动带头,清理小区垃圾杂物并进行持续性的监督管理,确保新家园时刻保持整洁美丽。经过志愿者队伍的带头行为,居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社区自治当中,体会这份共治的满足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