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35个爱国卫生月“城区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嘉兴路街道结合国家卫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全面动员,以每周四“爱国卫生义务劳动日”为抓手,在社区范围内广泛开展春季病媒防制活动。
街道爱卫办有针对性地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环境卫生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全面发动各居民区、驻区单位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组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查盲点、补短板,努力创造嘉兴社区良好卫生防病环境。
在此次“城区人居环境改善行动”前,街道组织了春季病媒防制专题培训活动,由社区监督医生为29个居民区的卫生干部详细讲解了春季病媒防制工作的意义及具体内容。培训会后,各居民区广泛张贴海报宣传品,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对爱国卫生月“城区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的认识,增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在病媒生物防制措施方面,街道坚持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科学除害相结合,积极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到春季集中灭鼠、灭蚊蝇活动中来,并组织专业病媒防制队伍开展专项清除工作。3月底前,在全域范围内完成530余处捕蝇笼、1100余处毒饵站等设施的布设工作。4月起,对辖内3000多处集水井、雨水井、污水井投放安备缓释剂近10公斤;对虹叶、飘鹰、天水等绿化面积较大的居民区集中喷洒了胺氯菊药水,喷洒面积合计约9万平方米。4月以来,29个居民区向社区居民尤其是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发放了400余张粘鼠板、5箱100包安备药剂、2箱400盒蟑螂贴,补齐社区病媒防制工作的短板。在投放药物的同时,工作人员通过翻箱倒罐,清除积水孑孓孳生点,有效降低居民区虫害密度。在4月上、中、下旬,街道二氧化碳蚊虫检测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此外,街道还积极引导各居民区,以健康自管小组为活动阵地,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根据季节特点,开展以春季传染病预防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保健能力。
接下来,街道将继续以建立改善嘉兴社区环境卫生面貌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卫生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