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阳路街道社区宣讲团(社区党校)和复旦大学哲学院“博讲团”开展学习交流会,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校校长王佳纬;曲阳路街道三级调研员、社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周永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研工组长宋正清;“博讲团”团长苏冠中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曲阳社区宣讲团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曲阳社区宣讲团陈献安团长对宣讲团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总结:宣讲团逐步形成了安排到位、内容丰富、队伍团结三个特点。今年更将引入高校资源,街校合作、宣讲不停。
苏冠中博士介绍了复旦大学哲学院“博讲团”工作。他介绍:课程分为理论宣讲、哲学公共教育、科学家精神传播三个系列,在社区立体式推进宣讲,力争取得更好成效。
与会人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谈宣讲的想法和办法,为备课做准备,相互借鉴、相互启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已经如火如荼开展,街道作为第二批将于9月启动,主题教育的主题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也将是社区下半年宣讲团的重点。
社区党校常务副校长周永家对下一步的宣讲的形式和内容作了指导,他指出,
一是要学习先行一步,把主题教育思想学深、学透;二是要准备充分一些,课程准备和教学设备都准备充分;三是要有机整合一切,把高校、街道和社区资源都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区宣讲服务。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研工组长宋正清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一是将哲学理论和社区宣讲经验结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际;二是用部分高校现代的宣讲方式增加社区宣讲形式的多样性,比如“菜单式点单”、“现代化联合备课会”和“高校精品课程交流”等。
曲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社区党校校长王佳纬对各位宣讲团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进一步做深社区党课、提升宣讲效果提出了四点要求和建议:
一是要扩容增援,进一步挖掘优秀的社区宣讲人才、积极借助和引进高校“智库”人才,不断充实社区宣讲队伍,共建社区“大党校”;二是要优化形式,寄宣于情、寄讲于景,如“行走的党课”、“重走长征路”等多种情景形式,结合宣讲员自己经历和特点,融入到课程讲呈和展现中,进一步丰富宣讲的形式;三是要深挖内容,讲好身边的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通过真情实感、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小切口,引入和上升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背景、大框架;四是要完善机制,进一步优化宣讲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老先生与小博士”的“一对一”结对机制,取长补短、教学相长,进一步提升宣讲成效。同时,建立高校老师、学生和宣讲团成员的教研组、备课组,进一步提升宣传内容的质量和水平。
对于下阶段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他强调,要着重从文件中走出来、活起来,结合身边事、实际情,更好地让社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理解和感受伟大思想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讲出真感情、悟出真道路、践行真道路。
会上还宣布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金洪远老师加入曲阳社区宣讲团。
此次交流会的开展,是曲阳路街道与高校合作的创新探索,将高校的优质师资引入街道社区,不仅为曲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团注入了新鲜血液,更为街道社区的党员群众提升理论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资源和平台,下一步曲阳路街道将与高校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促进资源共享共用,合力共创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