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凉城新村街道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召开2023年工作务虚会。在回顾梳理去年工作基础上,街道各条线、各单位聚焦凉城“五大品质”建设,对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围绕五级网格建设、“15分钟生活圈”提升、“三委联办”及“三所联动”机制再深化等重点工作,深入思考并展望新年度工作:
高蓓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练好扎实“绣花功”,争当辖区“好管家”。一是结合“五大品质”建设内在需求,深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试点建立非现场执法场景应用,提升办案效率,打造法治便民服务圈。三是优化办案机制,通过法治办案促进社会治理成效再提升。四是围绕“721”工作理念(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发挥管理功能,将城市管理工作“绣”出品牌。
周翀(凉城市场监管所)
以“提升履职能力、强化属地责任,形成监管合力,共创品质凉城”为着力点,突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条主线”,把握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两个重点”,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消费安全建设、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建设“三项建设”,守护好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大安全”,切实筑牢市场监管的防护网。
魏天星(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新十条”政策落实各项管理,持续开展辖区重点人群分类排摸、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发热诊疗服务等。二是扎实开展基层医疗,优化门诊诊疗,做好各类各级医疗保障等工作。三是开展糖尿病、大肠癌、眼病等各类健康体检。四是做好便民利民随访工作。五是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控烟、SAGE全球老龄化监测等各项健康调查。
马骊(街道人力资源办)
从团队建设、本领提升、氛围营造三方面入手,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一是结合源头引进、交流引才、内部培养三方面,打造干事创业优秀团队。二是立足成长导师带教计划和多层级、多元化培训,以导师带教+培训实践的模式,提升干事创业能力本领。三是通过建立健全机关干部一线培养机制和居民区干部职业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卫应(人大街工委)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街道人大工作赋能社区治理。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使命感。三是服务中心大局,全面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发挥代表优势,汇聚工作合力助推街道各项事业发展。五是加强自身建设,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
姚红兵(武装条线)
坚持一条主线——以提升国防动员能力为主线,突出抓好民兵整组工作,优化队伍编组,改善素质结构,落实各项训练,不断提高民兵队伍应急应战能力;突出一项重点——以基层人武部规范化建设考评为抓手,持续推进各项基础设施规范完善,正规工作秩序,打牢武装工作基础;抓好两项经常性工作——一是抓好征兵工作,搞好宣传发动,严把征集标准程序,为部队输送合格兵员;二是抓好国防教育工作,探索国防教育立体进社区方法途径,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胡宁宁(营商条线)
紧扣“挖潜”、“激活”、“拓新”三个关键词,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是全方位挖潜,努力打造能应对多元化需求的社区基底。注重整体规划设计,切实算好发展长远账、民生改善账。二是全方位激活,努力提升区域经济价值和商务魅力指数。通过公建集约、商业赋能、楼宇协作、多元服务激发活力。三是全方位拓新,加快建设更宜居、更幸福的高品质社区。在高水平的保护利用中打造高品质空间、注入发展新动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张凯朋(社管条线)
注重整合力量、机制建设、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居民的满意度获得感。一是继续加固社区管理的“防守线”,做到疫情防控“零破防”、拆除违建“零容忍”、防汛防台“零事故”。二是强化推进综合执法的“进攻线”,通过党建引领强化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执法巡查效率,加快综合执法实效落地。三是谋划建好社区环境的“风景线”,着力发挥好“美丽家园”的托底整治效应、“美丽街区”的提升品质效应和“市容管理”的综合治理效应。
华小兰(自治条线)
将自治共治理念贯穿各项工作,通过深化“三委联办”,筑牢基层队伍,办好民生实事,聚力推动小区高效能治理。一是通过做实“三委联办”平台、完善“三委联办”机制、优化“三委联办”物管生态,提升自治共治“凝聚力”。二是抓好居委会主任和业委会执行秘书两支队伍的建设,扩大社区治理专家库“朋友圈”,强化自治共治“核动力”。三是推动加梯工作稳中求进、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常态,打造居民区服务管理阵地,彰显自治共治“精细力”。
贺志春(服务条线)
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服务促进人在社区的全面发展。一是问需于民,优化四个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需求资源供需匹配。二是用好社会力量,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服务模式,盘活社会资源。三是探索居家康养新模式,提供更加多层次、专业化、智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四是通过就业服务工作站点全覆盖和“爱创者众创小屋”的打造,服务社区创业。五是利用社区大脑、掌上驿站APP,推动数字化赋能生活服务,支撑“15分钟社区生活圈”形成。
宋云峰(纪工委)
一是坚持政治统领,确保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强化政治监督,巩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开展各类监督和专项检查。二是力度不减,强化“不敢”的惩治震慑。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在重点领域开展监督。三是标本兼治,深化“不能”的制度约束。深化以案促改,强化巡视巡察成果运用,强化制度约束。四是固本培元,筑牢“不想”的信念根基。深化凉城廉政教育品牌,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开展廉洁文化建设。
徐维纲(平安条线)
一是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建立“3+N”联合工作机制、建立联动机制扩大覆盖面,深化“三所联动”机制,主动破解社会矛盾外溢的突出难题。二是立足资源赋能、科技赋能和群众赋能,加快推进治理水平赋能提升,主动应对公共安全问题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三是围绕问需于民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精准施策推动公共服务个性化、提升服务品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发力,主动补齐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明显短板。
许军霞(党建条线)
聚焦党建引领社区治理难题破解,一是通过夯实组织根基、拓宽议事平台、加强示范引领,发挥网格制度优势,突破楼组党建“根基弱”难题。二是机制上优化“六同时工作法”,载体上用好在职党员基本情况信息库,优化党员报到机制,突破参与治理“渠道少”难题。三是结合组织联建和军地融合,拓宽共驻共建渠道,突破资源共享“不充分”难题。四是聚焦小区治理、物业管理、民生实事,突出引领作用发挥,突破社区治理“低效能”难题。
在听取各条线、单位汇报后,街道办事处主任沈忠裕对做好新年度工作提出三点想法: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责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格局。
二是找准定位,通过“五大品质”建设,推进品位凉城建设。
三是争赶前位,以比学赶超的劲头和“实绩位次”衡量工作成效。
最后,街道党工委书记殷光霁围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凉城社区基层治理软实力”主题,谈了对新年度工作的思考。殷光霁指出,凉城必须坚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五大品质”建设构成的社区高质量发展衡量体系,最终将汇聚成地区基层治理的软实力。推进凉城“五大品质”建设,要在四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上下功夫。要统一认识,广泛发动,防止工作碎片化,增强工作系统集成,同时加强分工合作、融合协同。
二是在提升社区治理能级上下功夫。要通过标志性+引领性来打造标杆,通过补短板+强基础+铸长板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在加强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要抓好总结评估和深化完善,强化传承与创新,在整体形成制度体系,在局部实现重点制度突破。
四是在集约高效利用各类资源上下功夫。要重点盘活存量资源,通过能力培养+科学考核激励,加强队伍建设。
街道处级领导、副科(实职)以上干部、各中心负责人、下沉单位负责人、双管单位负责人、老书记工作室成员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