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袅袅蔓延,浓浓咖啡飘香,住在欧阳路街道的王阿姨,日前在经过欧阳路时,跟随飘散的音乐声和咖啡香,走进欧邑小站内买了杯咖啡,又顺道欣赏了下室内正在展出的社区画展。
欧邑小站地方不大,画展规模也属小型,但“老上海人记忆中的虹口”怀旧主题画展,却勾起了王阿姨的满满青春回忆。12幅展出作品均由辖区内的画家李根龙老师创作,通过中式工笔画的画风,描绘了50-60年代上海虹口的街区风貌。
李老师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老虹口人,有着近54年的丰富从画经验,对虹口的亲切记忆、对家乡的深刻眷恋,都通过李老师手中的画笔去创作表达出来。去年,随着欧阳路街道塘里居民区的城市更新改造,他堆积在家中的一摞摞画作,更多地出现在了大众的视线中。知晓这些作品后,欧邑小站运营人Amber就想到要把这些画“上新”到小站内,围绕老虹口的主题,最终和李老师挑选出了这12幅画。
汲水站、小弄堂、塘里老房……12幅作品按照画风以及故事内容,进行分类分区展示。入口处的《东兴馆的味道》,画作上两层高的东兴馆酒楼内,食客络绎不绝,楼下摊位前人声鼎沸,充满城市烟火气。据李老师回忆,东兴馆位于永定路和东长治路,是一家百年老店,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好味道,是他小时的记忆,也是他画笔下的城区写照。一个是百年上海老店,一个是现代社区咖啡馆,“把这张画摆放在最前面,是一种时代的碰撞与交融”,Amber告诉记者。
随着时代变迁,东兴馆所在的建筑物已不存在,但这些笔下的街区场景,却成了对虹口历史的见证和留存,也构成了城市的独特文化和记忆。事实上,这是欧邑小站今年举办的第三场画展,这家不到50平方米的空间,不仅是一家咖啡馆,如今更承载了居民休闲、交友、议事等多个功能,成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新载体。
此前小站引入了“漫长的告别”、“建筑师与猫艺术展”等多个艺术展和活动,把视线更多地关注到老年人关爱、社区治理等热点话题中,而随着小站对面鲁迅公园的“破墙”开放,小站的人流比以前更多了一些,这些看似小规模的展览和活动,却进一步充实丰盈了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企盼,让更多的过客成为了这家社区会客厅的常客。
接下来,欧邑小站还将不断引入艺术家、创作者资源,努力将公共艺术渗透到社区的每个角落,为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更多艺术活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