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李文墨老师非遗年画作品展暨楼组居民联谊会”在新港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开展,吸引了不少小区居民驻足观展。
以画传情,系牢邻里纽带
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之龙头,属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李文墨先生不仅是沪上颇有名气的年画藏家,投身年画收藏、研究已经17载,他还有一重“知名”身份是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本次活动由李文墨先生所居住小区的楼栋志愿者团队领衔人提议发起,旨在喜迎祖国73周年华诞之际“传承非遗项目 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以画传情”,进一步加强楼栋邻里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活动中,李文墨先生结合他的藏品,从年画收藏者的角度,例举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量珍贵孤本,通过讲解年画所负载的民俗与社会的变迁,分析了传统年画的历史和价值;通过技法、色彩、工艺、形象等方面的特征,讲解了年画的产地和风格;从门类、断代以及刻工、画工三个角度分享了年画的赏鉴方法。李文墨先生还亲自做示范,教居民做年画,大朋友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整个活动其乐融融。
“新港微光”共建美好“嘉园”
像这样的楼组自治活动在新港居民区已不是第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在最基层的社区,新港居民区党总支可喜地发现,疫情中涌现出的不少志愿者骨干、社区能人达人都能继续为共建美好“嘉园”添砖加瓦。
“新港微光”志愿者团队的几位楼长,在解封后,有的虽然已回归本职工作,但每次“大筛”几乎都还亲自上阵。
有的哪怕自己不能来,也会招募楼栋里的其它志愿者来支援;有的本身还兼着居民区党支部委员、小区业委会等职务,整天忙前忙后不少琐事都需要他们操心。一旦他们得知居委其他工作也需要志愿者,也立即参与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巡逻宣传中;有的通过疫情中的志愿服务取得了楼栋居民的一致认可,结合传统节日在楼栋内开展有声有色的楼组自治、亲子、为老服务等活动,让楼组温情延续。
在经历了“大上海保卫战”后,新港居民区的楼栋内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居民楼组自治正在不断生根发芽。基层社区治理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新港居民区逐渐形成了“1+1+N”,即:1个楼组长+1个志愿者队长+N个志愿者的楼组自治模式。新港居民区党总支也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尽己所能凝心聚力团结各方力量,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