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广中路街道7楼会议室举行。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静、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潘璐、党工委副书记徐雪琛、办事处副主任宣哲圣出席;上大美院上海大学总建筑师、上大美院教授王海松,上大美院设计系副主任汪宁出席;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院长王开彩、上大设计院规划分院副院长许晶出席。会议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宣哲圣主持。
为深化校地合作,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和担当,探索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作用,本着“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专业学科优势,有效利用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大学校企服务地方的枢纽平台,构建三方长期、全面的校地合作关系。
会议开始由街道办副主任宣哲圣介绍与会人员和校地战略合作签约相关情况。
会议上上大建筑设计院规划分院副院长许晶做工作汇报,对广中路辖区2.9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更新与风貌提升统筹规划,通过更新摸底与特色提炼、品牌形象LOGO深化、整体与街坊色彩风貌导控、街道风貌导控和重要节点设计作为未来广中路街道城市更新的重要引导文件。以此开题,三方领导分别就此次战略合作交流发言,展望合作愿景。
上大设计院院长王开彩表示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机制是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师生参与合作的良好开始,要建立地方高校设计院服务地方的合作模式。
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雪琛提出上大参与街道共建是具有指导性的,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科学化的表现,城市建设与更新需要专业技术力量的助力,通过系统科学的规划用时间换空间,街道建设更新定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上大美院设计系副主任汪宁表示校地合作是非常有前景的合作模式,通过合作将宏观的设计落地到具体的实处,通过活动助推街区建设。
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潘璐指出街道与上海大学是“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关系,街道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治理上是需要设计力量的注入的,三方合作的建立是更好的从中观指引与微观建设相结合的体现,充分发上大学科优势从规划、美学、设计上着手,“校地合作”是具有可落地可操作的模式。
随后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潘璐、上大美院设计系副主任汪宁、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院长王开彩就《战略合作协议》进行签约;
上海大学总建筑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海松,广中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杨静,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雪琛,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规划分院副院长许晶见证。
广中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宣哲圣宣读关于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设计十所副所长、设计总监于超同志在广中路街道挂职的任命。
会议最后先由上海大学总建筑师、上大美院教授王海松总结发言,王教授提出为更好服务街道,要发挥上海大学的地缘与学科优势,为街道更新建设做好思路梳理,通过空间艺术季等活动为街道注入新活力。要定期与街道组织讲座、会谈等交流活动,进而更加明确彼此的需求,制定出更具有可操作性和落地性的方案。
最后,广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静做重要讲话,杨书记指出广中路街道是虹口西线崛起的重要区域,三方战略合作的达成是城市建设的加速器,与上大的合作既可以提升领导层对广中街道的信心又可以科学有序的推进广中路街道的更新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