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3月以来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曲阳路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抗疫,共同守“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穿上防护服,化身志愿者,在抗疫最前线,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邮电二村居民李狄佳的抗疫故事~
3月31日接到“先锋上海”党组织的双报到通知,我立刻进行了线上登记并选择向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随即当天下午便接到居委书记的电话,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最新部署,4月1日浦西全面进入封控状态,书记在电话中表示需要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我立刻表示可以加入,从4月1日起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其实我心中也有过一丝害怕,不知道志愿者工作会有怎样的挑战,内心也有点担心是否会给家中3岁的宝宝带来风险,但考虑到为了楼栋,为了小区的居民,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当天下午我前往居委会进行线下报道,当我走进居委办公室,里面已经是火热一片,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在居委书记的安排下,我的具体工作是监督楼栋居民足不出户,分发抗原以及帮助居民分发快递,领取保供物资等。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作为小区居民,其实并不了解居委的工作。但这次疫情防控,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居委日常。除了一天不落地开展核酸采样和抗原检测,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转运工作,居委每天还要整理街道领回的各式医疗物资,分发抗原、志愿者的防护服等,以及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就医、配药、物资发放等问题。不得不说,居委这支基层团队太不容易了。他们从3月20日开始,就一直吃住在办公室,24小时待命。他们的团队一直在持续战斗,防疫工作、消杀工作也从未放松。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居委仍然需要时刻做好小区内核酸检测亭的工作,为居民核酸采样提供便捷服务。
居委书记范晟华,处事果断,亲力亲为,每次分发保供物资,都是自己装车运载到各个楼栋;每次在核酸检测前期准备时,也是自己将登记物品和志愿者防护装备运送到各个楼栋。每日在业主群里,书记也会做好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的通知工作,与居民保持畅通的沟通机制。在和范书记的聊天中,得知他的家中也有老人需要照顾,但为了小区居民,义无反顾地舍小家为大家。书记清楚地了解各楼栋独居老人,血透病人,待产孕妇等情况,也让我学习到什么是真正了解基层情况,做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居委干部就是有这样特殊的亲和力。
志愿者工作高效而温情,我发现这主要得益于团队的工作氛围,大家非常团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默默奉献。所有的工作只要书记有令,不用费心布置,立刻响应,大家眼里都有活,非常自觉地衔接好各项工作。同时,大家也非常热心,主动承担起很多居委、物业顾及不到的工作。500号的居民一直说,我们的快递货架总是最快清空的,这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楼里1403的王肇青大哥,封控前期不辞辛劳地搬运快递,邻居只要有需要,都会立刻响应。在小区进入管控状态后,依旧每日不时帮邻居们把快递从门口货架上短驳至楼栋。王大哥的奉献精神,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种精神也像火炬一样传递着,许多邻居只要去拿快递,都会主动把其他邻居的快递带回楼栋。
核酸检测工作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工作高效。500号大楼共24层楼面,每层8户,巾帼组进行名单核对和登记,叫楼的两位男生也是黄金搭档,每人分别负责12个楼面。经过前期磨合,做到井然有序,避免造成人员聚集。核酸检测过程中,志愿者也会主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轮椅服务。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1702的老夫妻,已90高龄且单独居住,子女不在身边。封控期间,由于老人不会网上购物,直到家里食物吃完,实在困难,向居委求助。书记把这一消息在志愿者群分享后,一方面书记主动联系其子女,另一方面志愿者们立刻积极回应,纷纷把自家的蔬菜水果,牛奶点心等准备好。由于老人耳朵不太好,志愿者拍了很久的门,把食物送到老人手中,老人拿到后非常的激动,感谢志愿者的慷慨解囊。还有许多志愿工作中点点滴滴的感人细节,居民们善意的关怀,主动为邻居和老人去医院配药,为邻居解决燃眉之急等。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相信邻里情是这次疫情带来的意外收获。疫情过后,我们都会难忘这段共同战斗过的日子。希望待春暖花开,阴霾散去之时,大家的生活如常,便是最大的幸福。
再次向奋战在一线的居委会干部、志愿者致敬!
500号志愿者名单
余琛、王肇青、张臣、王坚勤、彭敏,廖镇,欧蕾,陆文琼,严乙一、邓淑敏、朱斌、张敬劼,屠燕捷,房妍,张莉、唐燕玲、李狄佳、李菁、黄彬辉、汤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