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自辉河路25弄7号楼被封控以来,在巴林居委会的带领下,居委干部的支持下,7号楼居民中的楼组长与一些党员同志们共同组建了一支志愿者团队——“抗疫先锋组”,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抗疫与服务居民的志愿服务中去。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中的许多人不惧风险、不畏辛苦,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主动扛起责任,带领全体居民完成各项防疫举措,将疫情传播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中,最终迎来整个小区解封的高光时刻。
回顾两个月经历,当初面对楼栋里突如其来的疫情,“抗疫先锋组”中的所有同志也是第一次距离疫情、距离病人那么近。但是在压力与困难面前,我们团结一致,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专长,从而汇聚起澎湃力量,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防疫举措,并形成长效机制,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决贯彻街道防疫部门、居委会部署的各项工作与任务。
“抗疫先锋组”自成立以来,就有清晰的定位。始终将自身作为防疫部门与全体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即坚决服从来自专业部门的指令,同时又立足居民的角度考虑如何推进工作,并将之作为一贯思路,从而以无畏无惧、勇于奉献的姿态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在服务中坚持“疫情很短、人生很长”的理念,突出人性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的现象。
二、组织核酸检测时,坚持开展“敲门行动”。
针对7号楼属于封控楼的特殊情况,组织楼内居民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及时阻断传染源,志愿者们用实实在在的“敲门行动”,召集每一名居民参与核酸检测。4月4日,是7号楼被封控以来的第一次下楼核酸检测。两名志愿者从18楼逐层往下,挨家挨户地敲门,引导居民以“一梯一户”的方式下楼参与核酸检测,同时底楼一名志愿者,负责电梯轿厢内消杀。楼下还有两名志愿者一一核对实际下楼的居民人数,并将经过“敲门行动”后依然不下楼的居民情况,反馈给楼层中的志愿者,志愿者再一次敲门并做工作,最终历经了3个多小时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用辛勤付出、真诚服务的姿态取得了大家的信任,打消了大多数居民的顾虑。自此之后,历次的组织核酸筛查,志愿者团队一直采取这样的方式,始终保证了较高的检测率。
三、构建沟通渠道,注重舆情分析,及时消除隐患。
在楼栋封控初期,志愿者团队发现三个楼组微信群内,一些居民对于“新冠病毒”传播与预防知识不甚明了,一些居民源于对疫情的恐慌,经常传播一些不实信息。为了让全部居民统一思想、消除恐慌,从而树立正确的防疫抗疫理念。志愿者骨干们,统一所有楼组长与志愿者的消息发布内容,采用“审核制”的方式,将准备发出的信息,先在“抗疫先锋组”小群内征询大家建议,大家经讨论认为该消息可以发布后,才由各楼组长转发到各居民小组群内,三个居民小组的居民也同时收到信息。通过“审核制”,确保了传递消息的准确性,又便于后期的舆情分析,统一回复居民收到消息后提出的询问,做好解读与答疑,有效控制舆情。志愿者骨干们还经常性盯着各居民小组微信群,针对居民将一些蕴含“政策误读”,“躺平”思维等不实信息的链接、视频等新媒体内容,及时发声、驳斥,从而让更多关注时事新闻的居民,统一到国家防疫抗疫的方针大计上来,统一到上海市市委、市府,以及各级疫情防御部门的具体部署上来。
四、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守护家园守护楼栋与小区。
在近两个月抗疫先锋组志愿服务中,前后一共有12位同志参与,除3名楼组长以外,还有9名志愿者。其中既有1603室老骥伏枥的陈月山,他是第三楼组长张凤珍的爱人,由于爱人身体不佳,年过七旬的他主动请缨担负起第三楼组长的工作。还有1401室的周庄易,作为一名曲阳街道的工作人员,在志愿者服务同时,还要受理来自曲阳街道的“来电工单”,两边工作同时兼顾。还有提出“精准到人”思路志愿者,1305室的刘冰在4月4日核酸筛查前,通过视频会议及时统一大家思想,制定“一梯一户”的精细方案。再有夫妻档志愿者,601室的田一勇、关钰颍夫妇,在组织核酸筛查、发放抗疫物资时均有他们的身影。以及1702室的曾德智、卢梅波两位室友,他们共同参与志愿者服务,每次组织核酸时“敲门行动”都少不了他们。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以后曾德智同志承担起带领志愿者队伍重任(原来负责的刘冰同志因响应单位复工复产号召,已于4月30日重返原工作岗位,以闭环管理的形式在单位驻守),更为细化落实各项举措。为了完成整个楼栋的防疫抗疫任务,他始终坚持到当下。虽然后期我市发布可以因事离沪的新闻与注意事项,但是他还是选择坚守阵地没有离开,错过身处外地侄女的婚礼仪式。另外,已经退休的901室的汤忠民先生,在每次发放物资时都踊跃参与;在每次筛查时,都护送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往检测点。最后加入抗疫先锋组的是一名党员积极分子,1502室的宋立琨,当他知晓志愿者队伍人员不足情况后,无暇顾及2岁半的儿子,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去,投身到核酸筛查、运送团购物资等各项服务中。
上述四点是7号楼抗议先锋组,在近两个月的志愿服务,所总结的一些经验,在经验的背后,更凝聚了他们的爱心与奉献。正是志愿者的踊跃参与、无私奉献,与楼组长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筑起7号楼的坚实防疫阵地。巴林小区志愿者服务团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树立起“优秀志愿者”典范,弘扬了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良好精神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