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再次爆发,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为打赢抗疫这场大仗硬仗,欧阳路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立足本职工作,结合社区实际,力所能及地支援和参与一线抗疫,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近期将陆续刊发一组一线抗疫人员的深情自述,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她)们的心里话。
我叫徐青萍,是欧阳路街道华虹公寓的一名居民。
每当旭日东升或晚霞出现的时候,7号楼就会传来“芳邻们,消杀了,别出户”的声音。这是楼里的业主正在逐层对整幢楼进行消毒。而这项工作,楼内几乎每一户都参与了。
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生活,但邻里间的互助、关爱也在这个特殊时刻被激发出来,并衍生出很多温馨感人的故事。我所住的华虹公寓7号楼处处充满正能量,处处充满爱心,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7号楼11层住着一位老教授,他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今年已经96岁了。最近,他家中已多日无水果。得知这一情况,楼里一呼百应,邻居们一下子拿来了近40个苹果,送至老人家门口。老教授感动之余给楼里每户写了一封感谢信:“当年的延安精神又回来了!”
还有一位曾经担任过大学校长的老人,每日必服的药用完了,楼里志愿者便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给他配好药送去。一户家庭的婴儿牛奶断档,邻居又自告奋勇把家里鲜奶捐献出来。
在有着250多户、600多位居民的华虹公寓小区,志愿者报名人数最多的是7号楼。当防护用品跟不上时,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业主捐赠了上百套急需的防护衣和防护鞋套;每次保供物资到来,最后一百米的短驳、装卸工作需要小区自己承担,小区里参与此项工作人数最多的也是7号楼。他们奋不顾身,不惧风险,有的拉着小板车,有的开着私家车,帮助小区所有居民安全高效地运送物资。
疫情无情,芳邻有情。住在华虹20多年,大家从相见点头、互不打扰,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抱团取暖,邻里之间加深了友谊,加深了情感。这也是大家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得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