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体小区常住人口6100余人,有将近100个团长,团购量很大,如果没有居委牵头管理,随意开团,将对社区治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再加上如果团购物品消杀不到位,病毒可能通过‘物传人’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我们必须对社区团购的全流程进行管理,确保团购物资安全可靠、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东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斌说。
从团购物资的溯源管理到“最后一百米”的配送到户,从防疫物资的定向保障到团购物资的全面消杀,黄斌书记带领着居委干部,携手物业、社区志愿者和小区“团长”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社区团购“一管到底”的新模式。
“建章立制”连夜制定团购公约
4月1日,浦西全域按下了“暂停键”,东体小区也进入封控模式,大部分居民遵循“足不出户”的原则,团购便成了小区居民日常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团购的“野蛮生长”,各种“野生团”“飞行团”潜藏着病毒传播的风险,也暴露出了虚假倒卖、哄抬物价、短斤缺两、菜品质量等问题。
为此,东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斌立即召集小区里的几个骨干“团长”和居民志愿者共同协商,连夜探讨并拟定《东体小区居民自发团购团长公约》。明确要求团长必须向东体居委和物业提前报备供应商和运输单位的营业执照、通行证、疫情保供证明等材料,符合生活必需品清单的则予以设立成团编号并由居委提供防疫、消杀物资。同时,要求各团长在收发物资时严格落实小区防疫要求,全流程跟进团购物资的卸货、消杀、拆袋、分拣、配送等工作,自行错时错峰,分批有序进行,做到不聚集、无接触。
针对配送员防护不到位、聚集发放、未做到无接触配送、让居民自行领取等不符合防疫规定的情况,社区民警会立即赶到现场从快从严开展处置,并将违约情况作为反面典型案例在小区“团购团长群”内进行宣传。
“制定公约的初衷是既能保证小区居民都能买到生活物资,也能继续把防疫网继续扎牢,这是1.0版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黄斌书记说。
“各显神通”每日发布团购快报
在居委干部以及几个骨干“团长”的推动下,东体小区迅速组建起“团购团长群”,群内实行实名管理。《公约》也第一时间发布在群内,并起到了指导小区团购有序开展的重要作用。
组织能力超强的“团长们”在群内各显“神通”,有的自发担任起了“团购审核员”,在群内审核团购供应商的资质,对有资质且证照齐全的供应商立马备案至居委。一位小区志愿者还自发整理了《每日团购快报》,每天预告小区“今日在团”、“今日送达”以及“截团待到货”的团购信息,并且标明了团长姓名、供货商资质等信息,志愿者还及时与居委对接,将小区疫情及封控楼道通报等居民关心的信息一并在快报中体现,再由团长转发到各自的团购群。
“团购群的信息实在太多,我经常看不过来。现在有了这份‘快报’,一目了然,粮油蔬菜、水果蛋奶、卷纸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看到每天都有物资可以购买,心里就有底了!”团购快报发出后,居民们纷纷转发点赞,表示支持和信赖。
公益“团长”致力服务特殊人群
东体小区每个公益团的团长都格外留意小区里困难群体的日常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暖心的服务,让疫情下的小区泛起温暖的微光,也鼓舞了大家抗疫必胜的信心。
“当团长将是我一生都难忘的战疫记忆,其实我就是一名志愿者。”小顾是负责粮、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的团长,在负责团购的过程中,他发现对于特殊人群的照顾至关重要,他就把自己的手机号抄写在居委会的小黑板上,这样有需求的老人就能通过居委会及时与他联系,“我会为他们代下单,也会时不时地给他们上门送一些物资,为了照顾好这些独居老人,在未解封之前,我会一直坚持团下去!”
“整个小区的口粮都依赖社区的团长,我们要给到居民足够的安全感,对得起居民的信任!”东体小区7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19%,团长刘东第一次开团就是看到小区群里有老人在求助,便通过多种渠道和资源,联系上了金山区的蔬菜基地供应商,开启了他的团长之路。现在他每天从早到晚时刻盯着手机,和居民、各团长、志愿者、供货商交流。
居家抗疫的日子,东体小区的居委、物业、志愿者彼此的群策群力,公益“团长”的挺身而出,居民的理解配合和规范参团,携手劝退了溯源不明、证照不全、不符合防疫规定的团购,让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有了保障,也让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加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