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路街道党工委坚持政治凝聚、组织凝聚和服务凝聚,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街道各级党组织不断强化主动作为意识和履职担当能力,通过“呼应、响应、回应”,在担当作为中求实效,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奋力谱写“环瑞虹美好嘉园”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一、聚集需求,形成项目清单,件件“呼应”
聚焦旧区改造、老旧小区、商品房小区、城市道路、商业聚集区、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购物、社区食堂等期盼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形成嘉兴民生实事项目10个。
聚焦社区治理、楼宇自治善治等群众对美好商圈和美好生活圈建设需求,形成嘉兴路街道基层党建项目10个和区域化党建项目12个。
聚焦社区“一老一小”群众微心愿,开展组团式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通过问需求、问困难、问建议,征集到微心愿1356条,通过晒需求、讲困难、想对策,收集到微心意1352条,真正做到“对群众的呼声,各级党组织一呼百应”。
二、聚焦自身,形成组织闭环,件件“响应”
街道党工委按照自身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探索做深做实“党的工作小组+临时党支部+党建联络员”工作,将党的工作触角向居民楼组、旧改基地、疫情防控居民小区、“老干部之家”、社区活动团队、建筑工地以及楼宇园区等全面延伸。
健全管理方式。实行“街道-片区-居民区-楼组”四级管理模式,增加“片区”管理层,将党建工作责任分解到片区,加强对基层党支部有效指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到基层;增加“楼组”管理层,实现“一个楼组”配备“一个党小组长、一个居民片长和一个楼组长”,不断深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强化核心力量。成立机关作风建设检查监督组,将机关作风检查由机关科室向4个中心和29个居民区延伸;通过“片区党群工作者+居民区书记助理(主任助理)”配备模式,推行“一口布置、一口指导、一专多能、全岗都通”工作模式,打造“全科医生”式基层工作队伍;推广基层党组织书记“嘉油计划”和“嘉年华书记工作室”,以“训、盯、帮、督”落细落实各项工作,助力基层书记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三、聚焦服务,形成工作答卷,件件“回应”
街道党工委按照“环瑞虹美好嘉园”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需求,不断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供不竭动力。
切实为服务群众赋权。发挥好居委会作用,通过居民区党组织整合资源和统筹协调,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让服务群众“近”距离;发挥好“业委会”作用,通过在53个有业委会的居民小区建立党的工作小组,发挥党员在业委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业主大会和业委会工作流程,做到小区事务公开透明,人人参与,让服务群众“零”距离;发挥好物业公司的作用,提升物业公司为民服务意识,规范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切实为服务群众增能。聚焦“老旧小区”实际和社区治理瓶颈短板,先后在瑞康、庆源、垦业、临平、岳州、通海、和平、宝元、榆兰和新港居民区为开放式小区安装门禁系统并开展消毒服务;在飘鹰、榆兰、大连、建邦等正在实施加装电梯工作的居民区,积极搭建沟通协商平台,成立临时党支部和群众监督组,为加装电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聚焦“商品房小区”实际,先后在新港、庆阳、瑞鑫、临平、瑞康、安丘、和平、垦业等小区开展绿化补种、小区围栏、非机动车坡道改造、公共休息椅更换及垃圾厢房改造等,为“两委”换届、旧改基地、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等重要工作中提供保障。
切实为服务群众增效。聚焦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在60个党群服务站开展“四季公益”和“嘉小站”为民服务活动。聚焦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开展“嘉兴春晚”,“百姓大舞台”“藏字春联”、亲子运动会、“嘉图微阅读”等活动。聚焦群众多层次需求,通过“一元整合多元”实现“良序多元”。通过“行走嘉兴,赓续精神”行走课堂,为青少年上好“大思政课”;开展“青年三进”和“青年白领联谊”主题活动,为青年白领搭建参与和展示舞台;举办“嘉兴达人赛”、“凡人美事”评选,让嘉兴人出家门来参与;举行“大手牵小手”阳光助学和“企业+论坛”等活动,让嘉兴人出企业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