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中小学教导主任融合教育专业素养,近日,虹口区中小学教导主任融合教育培训在区教育学院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刘鲲、虹口区教育局小幼教科科长沈蕾、虹口区特教指导中心主任丁美珍以及虹口区融合教育讲师团队出席了活动,中小学共60余名教导主任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上,沈蕾指出,融合教育是大势所趋,每一位教师责无旁贷。作为虹口区融合教育工作者,应做到眼中有孩子,身边有同伴。同时,她对本次培训的三个突出特点进行了阐述:一是生成式培训,通过深入研讨交流,催生出新的理念和教育智慧;二是参与式培训,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动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三是交融式培训,实现普特、学科、学段融合的全方位交融。
本次培训由本区融合教育讲师团队开展,主要围绕“融合教育理念与共识”“融合教育行动研究”“个性化学习与支持体系”等维度,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让每一位教导主任都亲身体验、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其在教学过程中回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展面向“每一个”的针对性教学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在培训过程中,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郑琰引导各位教导主任关注学生的差异,进而将差异视作重要的教育资源。广中路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晶晶分享了融合教育学校建设的实践经验,明晰了“从学生需求出发,尊重学生差异,关注优势能力”的价值与意义。丁美珍从教师育人能力和特教中心的转向出发,倡导优化教育系统,提供惠及所有学习者的融合教育。通过分享交流,大家逐步达成共识:融合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行动研究是帮助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工具。刘鲲教授从“什么是行动研究”“为什么要行动研究”“怎样开展行动研究”,系统介绍了行动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操作路径。复兴实验小学校长司徒琼围绕“儿童友好学校建设”主题分享了学校融合教育行动研究案例,引导教导主任以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思维方法来判断教育的成效与问题。在不断求索问道的过程中,循环上升,推动教育质量的节节升高。
“个性化学习与支持系统”(简称“PLS”)是兼顾个人学习差异、提倡和认可学生多样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区教育学院师训处副主任杨寒凝介绍了“PLS”的概念、原则及主要环节。区特教中心孙韡郡老师通过小组研讨、操作练习以及交流分享等方式,让教师们对“PLS”的实施策略有了更直观感性的认识。
培训过程中,教导主任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针对学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各抒己见,阐述自己关于融合教育的见解、经验和困惑。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中更新教育理念,获得融合教育的知识技能,提升思考力和行动力。
作为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试点区,虹口区将继续把融合教育作为打造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建立面向所有学生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打造“人人都是融合教育工作者”的育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