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春不“毒”行!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与能力,扎实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值第37个“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6月25日下午,虹口区人民法院联合虹口区教育局走进上海市钟山初级中学,共同开展“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禁毒活动,通过趣学禁毒知识,为青少年筑起远离毒品的绿色防线。同学们的演讲、小品与法官助理姐姐的防“毒”讲座,双向奔赴,我们共同约定:青春绝不“毒”行。
虹口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雁、虹口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刘瑾、虹口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军、虹口区教育局未保中心主任王晨出席活动。虹口区各中小学未保教师及上海市钟山初级中学师生共计13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同学们在行动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守护青春无毒未来’……”“大家好!今天我想从家庭角度来谈谈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随着两位小“演说家”的陆续登场,本次校园禁毒宣传活动正式开始。
少年们用略带稚嫩却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并呼吁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药物滥用不仅会摧毁我们的身体,更会让我们的梦想和未来化为泡影,携手并进,共同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才能为我们的青春撑起一片无毒的蓝天!
“兴奋剂是药物的一种,本是起镇痛作用,但有的运动员却为了名誉而滥用兴奋剂……”演讲结束,一场有关“滥用药品”主题的小品拉开帷幕。同学们用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告诫大家,生命只有一次,不要为了名誉,跌入滥用药物的深渊。
随后,第十三届“钟山杯”禁毒微视频获奖名单揭晓,周军庭长和王晨主任共同为获奖的学校颁奖。
守护青春不“毒”行——法院在行动
当毒品穿上“马甲”,你认识多少?治疗多动症的专注达、洁牙的笑气……麻精药品具有药品和毒品的双重属性,使用得当是药,可以治病救人,一旦滥用,就是毒,形成瘾癖。
活动现场,全体师生一起观看了虹口区人民法院特别制作的防范青少年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的短视频《青春的“瘾”绊》。
“在KTV包间邀请朋友一起唱歌、吸毒是否构成犯罪?”“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随身携带大量毒品是否构成犯罪?”“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在有趣有料的问答间,虹口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王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拒绝毒品,护航青春”的毒品预防讲座。
什么是毒品?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病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王丹在向同学们介绍毒品时,除了常见种类外,还重点介绍了带着伪装的新型毒品,以提高同学们对毒品的防范意识。同时,选取了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典型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国家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之大,深刻认识到毒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坚决筑牢毒品“防线”。
讲座结尾,王丹为同学们送上一段寄语:“同学们,毒品是我们永远不能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让我们一起抵制毒品诱惑,追求真正的快乐,拥抱健康幸福的人生。”
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刘瑾表示,虹口区教育系统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着重构建了“1+3+5”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建立1个禁毒宣传联盟,夯实“1+1+1”(课堂为阵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校本教材)工作要求,开展“五个一”禁毒活动,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全面提高虹口区师生的防毒、识毒、拒毒意识。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让每一位青少年学生从小充分认识毒品的巨大危害,真正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毒品治理问题,对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具有重要意义。赵雁副院长表示,麻精药品本身兼具“药品”和“毒品”双重属性,容易被犯罪分子包装成各种看似无毒无害的产品,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这也给我们的禁毒工作尤其是青少年禁毒工作以新的挑战。今后,虹口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依托宣传、审判、共治等多元举措,与各单位、基层组织共同做好禁毒工作,不断提高平安虹口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