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的权利人享有的著作权包含哪些类型?数字音乐著作权在哪些场景下存在侵权的风险?对数字音乐产业来说,当遭遇版权侵权,有哪些积极合理的应对策略?
4月25日,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联合虹口区工商联,依托“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室”,来到金融街(海伦)中心,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这已经是工作室今年推出的第二次法治宣讲活动,也是工作室成立以来首次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主题进行交流互动,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慧开展法治宣传讲座,上海虹口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素琴,虹口区委统战部副部长、虹口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方薇薇,虹口区工商联副主席曹峻出席活动,区民营企业代表、知产纠纷调解员及法院干警等30余人参会。
讲座环节,刘慧为大家献上一场题为《数字音乐产业中的版权保护问题及应对》的课程,她结合平台数据、典型案例从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现状、内容与特点、面临问题及版权保护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对数字音乐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讲解,精彩的案例分析以及深入浅出的法律“支招”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上海虹口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素琴结合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进行发言,陈院长指出,接下来虹口法院将依托专业审判团队,依法妥善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注重类案经验积累,筑牢办案质量底线,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一是培养人才,建设专业审判团队。坚持邀请院校学者、行业专家分享理论实务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大知产审判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法官综合素养和能力,建设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夯实知识产权审判人才保障;
二是多元治理,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积极与区司法局、区知识产权局等开展合作,探索构建多元化解体系,拓展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渠道,引导当事人选择专业调解组织先行化解矛盾,合力推动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畅通诉调对接渠道;
三是回应需求,构建常态化联络机制。继续深化与区工商联的合作,建立知识产权方面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借助北外滩企业服务中心法律服务点,整合各方资源,针对辖区企业的各项司法需求,加强服务反馈力度,提供高质量司法保障。
这次“法律护航,共建知识产权保护‘防火墙’”活动,是上海虹口法院与虹口区工商联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工作室后的又一次重要合作活动,是适时了解辖区内企业法律需求,积极回应并提供相关法律服务的有力举措。未来,我们还将结合辖区内企业的普法需求陆续“送法上门”,优化形式和内容,不断健全常态化特色化的服务非公经济体制,助推虹口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