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虹口区正鼓足干劲,踔厉奋发,加快建设“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
不久前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省代表团审议时,对新时代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地方志是记述一个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全貌的地情资料,地方志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起于春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传承不绝。弘扬地方志文化就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提升全民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示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及对青少年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展现虹口区的发展成就和历史底蕴,同时结合地方志“资治、育人、存史”职能、地方志成果“七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和进网络)要求,年内,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推出“何以虹口”——虹口区地方志成果系列宣传活动,包含地情讲座、新书发布、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
3月31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虹口高级中学举行,虹口区副区长陈筱洁出席并讲话。她指出举办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老师们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虹口地情、虹口历史和虹口文化,增进对虹口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陈区长要求校地双方继续加强联动配合,谋划好后续的每一场讲座,邀请更多史学界、方志界的专家大咖为师生们讲述虹口故事,各教育部门也要将“地方志进学校活动”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纳入全域“大美育课”“大思政课”体系,持续推进“文教结合、德美融合”,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素养深厚,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间还举办赠书仪式。陈区长、区方志办主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学林出版社副社长和傅教授分别向虹口高级中学、上海市复兴实验中学、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虹口实验学校、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虹口区凉城第二小学6所学校的代表赠送《虹口区志(1994—2007)》《虹口年鉴(2022)》《虹口(1843—1949)》及“爱上北外滩”丛书等虹口区地方志成果书籍。
启动仪式后,举行首场讲座“虹口港”。此次讲座由区方志办、区教育局联合举办,邀请复旦大学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傅林祥为学生们讲解历史上虹口的水系变迁、虹口港与虹口地名的渊源等。据悉,虹口港旧称沙洪,沙洪与黄浦江交汇的地方称洪口,清朝时期,因雅化等原因,洪口、虹口并用,至近代统称为虹口。
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苏丽、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冯谷兰、虹口区档案局副局长高大石、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学林出版社副社长楼岚岚,虹口高级中学校长吴炎、上海市复兴实验中学校长陈辞、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校长尹杰、虹口实验学校副书记梅华、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副校长夏智英、虹口区凉城第二小学副校长潘俊卿,以及近两百名师生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