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随着老龄化时代来临和社会经济发展,老年群体数量不断增长,而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保健养生、治病诊疗等旗号进行非法经营、违法欺诈,损害了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专项行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市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求,切实维护老年群体合法权益,虹口区市场监管局近日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打击涉老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等领域违法行为。
整治重点
1、涉老食品(含保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严查食品掺杂掺假、非法添加,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标签及说明书等相关违法行为。
2、涉老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质量领域违法行为。
3、医疗器械、药品违法经营行为。严查经营或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严查非药品冒充药品,经营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等违法行为。
4、养老领域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严查假扮医生、专家、教授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营销的虚假宣传及广告违法行为。严查涉老金融投资领域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及价格领域相关违法行为。
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面对不法分子各种“养老诈骗”伎俩,老年群体如何识破陷阱?虹口区市场监管局结合部门整治重点,为大家总结出群众身边的“养老诈骗”常见套路。一起来看!
套路一:食品?保健食品?警惕挂羊头卖狗肉
不法分子通过在食品中掺杂掺假或非法添加药品等非食用物质,让普通食品具有“药用”作用,带来严重食品安全危害。此外,不法者销售的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还可能存在标签、说明书内容与注册或者备案的标签、说明书不一致的违法情况。
老年群体在购买食品、保健食品时一定要看清产品标签,药品须有“国药准字”批号,保健食品须有“国食健字”并带有“蓝帽子”标志。同时,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其标签、说明书标注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套路二:免费体检诊疗?非法医疗器械存隐患
免费量血压、免费电子针灸、免费测经络……一些不法分子瞅准老年人注重健康养生的需求,在“养生馆”内摆放五花八门的理疗仪器,吸引老年人免费试用进而变相推销,存在风险隐患。国家对生产经营医疗器械单位有严格规定,禁止销售未经注册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禁止经营或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
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如:血压计、磁疗仪器、电疗仪器、理疗康复仪器、综合电针仪、电子穴位测定治疗仪等都属于二类以上医疗器械,需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老年选购上述产品时,一定注意查看是否有医疗器械标识,并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产品,不可随意使用或盲目滥用。
套路三:非法会销设陷阱,虚假宣传莫相信
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特点,经常徘徊在老年人聚集的公园、超市、小区等场所,通过赠送礼品、免费旅游,吸引老年人参加养生宣讲、专家义诊、展会营销等各类名义的非法会销,并通过假扮医生、专家、教授,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形式变相营销产品,夸大宣传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还有打着投资养老、销售理财产品等旗号,通过发布违法广告或虚假宣传,以“低投入”“高回报”“稳赚不赔”为诱饵,向老年人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坑骗老年人的“养老钱”。老年朋友面对这类迷惑性强的宣传攻势,一定要坚定信念,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遇到疑似“养老诈骗”怎么办?目前,虹口区已全面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通群众举报渠道。
全国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12337
虹口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
邮箱:hkqzzb@163.com
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和全国互联网
平台: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