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虹口区科协组织召开了区科协九届九次主席会、七次常委会和五次全委会,会议由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杨利主持,中科院院士、区科协主席褚君浩出席并发表讲话。区科协副主席、兼职副主席、常委、委员共同参加。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这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主席会、常委会在区科协217会议室召开,全委会在线上召开。
主席会上,区科协秘书长马彦欣汇报了常委会和全委会议程,获一致通过,并简要汇报了区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相关情况。常委会和全委会上,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杨利通报了区科协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2年重点工作、区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副主席王成东通报了“坚持深耕,打造品牌,提升虹口公民科学素质”,暨《虹口区公民科学素质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实施情况;副主席丁浩通报了“发挥'三长'作用,释放组织活力,强化服务实效”,暨我区科协“3+1”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兼职副主席杨凌辉传达了市科协2022年度工作研讨会会议精神。
在听取了区科协相关工作汇报后,在场的副主席和常委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区科协2021年的工作表示肯定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对区科协今后工作的开展发表了想法和建议。
区科协兼职副主席、小马创业村(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俊杰建议区科协科普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与科技型创业者和青少年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参与科普活动和深入交流,在他们心中播下科普种子。区科协兼职副主席、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琰建议我们要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结合生活数字化转型和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等热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做延伸,形成我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特色。区科协兼职副主席、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业师陆忠民表示,可以围绕智慧水利、数字工程、新能源储能等热点技术场景开展一系列科普主题活动。同时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之间的交流,分享运行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区科协兼职副主席、区科委副主任刘长林希望利用好VR、AR等交互技术,将元宇宙概念和科普活动相结合。同时考虑开辟一条“蓝色线路”,串联起虹口区科技企业的展厅、展馆等,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的同时利用好科技企业资源。
区科协常委、区老科协理事长杨一德感谢区科协给予的支持,表示要继续凝心聚力,发挥好老科协的作用,为虹口“添智助力”。区科协常委、交享越(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李子强建议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将“科启未来说”等科普品牌与新媒体融合,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科普活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助推科普信息的传播。
中科院院士、区科协主席褚君浩用“有思想、有内容、有效果”九个字对区科协2021年工作做了评价,对科普新品牌“科启未来说”荣获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管理优秀奖一等奖表示祝贺,指出2022年工作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科技资源,将其与青少年科普教育相结合,开展多样化、多元化的科普活动。二是要加强与代表先进方向的科技企业合作,探索开展与实践和产业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借势助力,提升企业的展示度,又提升科普工作的效果。加强与新媒体企业的合作,利用新媒体探索新的科普形式。三是对新办和初创型企业的服务要更多的注重收集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向区政府传递科技工作者的声音。四是下属学会协会要有亮点、总结工作的汇报,要积极建言献策。最后褚院士预祝明年科协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杨利对褚院士对科协工作的肯定及各位副主席、常委和委员一直以来对科协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2022年区科协将继续围绕市科协和区委区府重点工作,抓住北外滩发展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新机遇,围绕虹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这条主线,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借势借力,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宣传,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委员、常委和主席褚院士的带领下,进一步加强交流,促进融合,共同为我区科技创新氛围营造、科技创新发展以及北外滩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