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虹口区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学术月系列活动之“课程改变学校 课堂奠基人生”——虹口区“强校工程”项目推进工作论坛,在市五中学举行。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黄丽芳,教育局副局长孙磊,虹口区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符杰普,虹口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汤国红,副院长赵军山、胡军,虹口区“强校工程”专家顾问团成员,原上海市教科所研究员朱怡华、原市东中学校长金辉、比乐中学校长罗立新、原尚文中学副校长吴端辉等莅临指导。部分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及相关学科教研员、教师代表,虹口区初中各校校长、书记,强校实验校教导主任,部分教师代表参加论坛。此次活动由虹口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姚继怀主持。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围绕课程、课堂、学生等核心内容发表讲话。他表示,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重视“三个关注”,即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关注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从“三个关注”出发选择教与学的方式;当课堂从知识点走向知识体系,当学习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得到充分体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会进一步产生。校长踏踏实实办学,成就学校,成就校长,成就教师,让校长和教师的成长支撑学生的发展。
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孙磊用“一个想法,一个反思,一个坚持”为论坛进行总结。“一个想法“,即发挥好协同的作用。他表示,强校工程校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协同”密不可分,强校工作的推进,要重视协同。“一个反思”,即作为强校工程要加强反思,如何创建课程、改进课堂,将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一个坚持“,即直面实施过程中的瓶颈与困难,管理上的偏差等。同时,他也希望各所学校积极参与即将开展《区域推进基于课堂教学关键问题的初中学校改进的实践研究》。
论坛由教学观摩研讨、强校教学论坛两部分构成。教学观摩研讨中,市五中学数学教师唐春松、霍山学校历史教师林凤、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体育教师陈玲作为虹口区“强校工程”实验校首届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呈现了三场精彩的学科课堂。
专家和听课教师们在教学点评环节中充分肯定了三位授课老师扎实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并对他们今后更长远的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
虹口区“强校工程”实验校概况介绍片拉开了主题论坛的帷幕。虹口区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符杰普宣布“强校工程”实验校首届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获奖教师名单。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黄丽芳书记、虹口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汤国红为获奖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虹口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军在《立足课堂改进 助力强校工程》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区域层面为强校工程实验校课程与课堂的改进所做的工作,概括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提出将启动《区域推进基于课堂教学关键问题的初中学校改进的实践项目》,助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强校工程”实践一年多来,五所学校有了哪些变化与进步呢?通过短视频,与会人员从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等不同的视角,初步了解强校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学校课程与教学方面所取得的喜人变化。
在虹口区教育学院初中地理教研员李冬昕老师的主持下,五所学校校长在微论坛环节畅谈各自学校的内涵发展、课程品质和教学质量,展开了一幅幅强校强教育的宏伟蓝图。
虹口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教师陈怡怡不仅是此次“强校工程”实验校首届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数学学科一等奖获得者,她在“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第八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也获得了初中组综合一等奖、“论文奖”初中组一等奖。活动现场,陈怡怡作为教师代表,分享了强校工程系列活动对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强校工程的目标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这一次的论坛是虹口教育砥砺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相信通过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以及在中考改革等各项政策利好的鼓励下,公办初中在升学中的优势会逐渐显现。家长们对于家门口的好初中,一定也会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