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央视《新闻1+1》栏目报道了虹口区“楼下坐坐”瑞虹共享会客厅·天虹站青年中心的创意化妆青年夜校课程。快跟着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一起,揭秘年轻人下班后的进阶新选择吧!
嘉兴路街道瑞虹地区青年居住人口集聚,超过80%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要求的“三高”中青年家庭,对于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近年来,嘉兴路街道聚焦青年8小时宜居、8小时休闲、8小时乐业三个维度,打造青年环瑞虹美好“嘉”园,建设双向奔赴的青年发展型城区。
“楼下坐坐”天虹会客厅是嘉兴路街道打造的“环瑞虹美好嘉园”系列共享会客厅之一,立足天虹居民区、辐射周边社区的街区共享空间,通过第三方运营、社区达人能人主理、政府赋能等,链接各类资源和社群活动,服务居民需求。今年4月20日起,“楼下坐坐”青年夜校春季班开班授课,开设芳香疗愈、化妆、声乐艺术和AI课堂等四门课程,吸引了附近青年居民踊跃报名。夜校为广大社区青年搭建起了更加广阔、优质的学习、交流、成长平台。
顶层规划引领 织密服务网络
为更好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着眼青年需求、优化资源整合、推动功能提升,打响“虹口青年夜校”品牌,今年以来,虹口团区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摸清青年画像、推动社群转化,打造一批运行管理质量高、青年参与反响好、示范引领作用强的青年夜校。通过“示范校-重点班-微阵地”的立体网络,将学习社交场景延伸至青年“15分钟生活圈”,真正实现楼下坐坐,推门即学,让青年夜校成为了“家门口”的学习社交新阵地。
需求精准画像 定制青春课程
今年初,虹口团区委联动同济大学团委,开展“虹口区青年夜校和青年画像大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对辖区内各街道的青年夜校课程开展情况和青年需求深入调研,形成《虹口区人才公寓和青年夜校调研报告》,精准定位出5大课程方向:
传统文化类:非遗手工、国画等
兴趣爱好类:脱口秀、声乐、艺术等
生活技能类:收纳、美妆等
职业发展类:AI职场加速、无人机摄影等
疗愈健康类:香道、手碟等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营+青年票选”动态课程库,破解“躺平”“宅文化”等现象,打造“玩·聚·成长”青年社群。
青春力量共治 社区活力共享
青年夜校不仅是学习平台,更成为基层治理的“青年主理人孵化器”。“楼下坐坐”瑞虹共享会客厅·天虹站,依托“会客厅+社会力量+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培育社群主理人、一日厅长等自治骨干,学员自主策划开展春日市集、绿色低碳等活动。虹口团区委依托青年“三进”、青年第二楼组长机制,引导带动更多青年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联动街道打造了“小聚场”工作法,孵化青年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打造特色自治项目,构建共治共享的青年发展生态。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未来,虹口区将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聚焦青年需求,打出更多优质服务组合拳,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构建吸引青年“近悦远来”的强磁场,助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