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从锚定“三年出形象、五年塑功能、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到主动服务和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功能”建设,再到立足虹口“2+4+X”产业基础,大力推动产业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化和特色化发展,这片热土动作频频,风生水起。
支柱产业繁荣,龙头企业集聚
从“老码头”到“航运一条街”,再到“航运总部基地”,北外滩航运产业完成了三次跨越。今日的北外滩被誉为航运界的“新风口”,全球知名航运企业纷至沓来,总共活跃着4700家航运企业。全球排名前50的班轮运输企业,有17家在北外滩设立跨国地区总部、分公司或代表处,包括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集运、赫伯罗特、太平船务。虹口作为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核心承载区,致力于航运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和延链升级,目前,北外滩航运产业已成为带动全区产业向高端环节和高价值区段迈进的“领头羊”之一。
金融也是北外滩经济发展和产业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这里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优质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平台政策,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北外滩聚集着18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全国六分之一的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和一批百亿级私募机构。仅用了五年时间,北外滩金融行业实现了从有到优的华丽蝶变。
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产业能级
在航运与金融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北外滩大力推进新兴产业,通过技术革命、制度创新,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入驻北外滩雷士德工学院旧址,使其从北外滩文化地标转型为“设计+科技+商业”相融合的创新场域。目前,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不仅有产业联合实验室和大师工作室,还启动了D.Transformer创新孵化器,聚焦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科创领域,解锁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目标的北外滩新兴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持续发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高速度的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也成为推动北外滩发展的重要力量。位于瑞虹天地内的集成电路设计特色产业园已吸引芯耀辉、曼光信息等在EDA工具与IP核领域积极布局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内容、车联网等数字经济新赛道集聚了万向区块链、致景科技、数传集团、博泰车联网等一批代表性企业。矽昌通信作为北外滩芯片企业的代表,以“进口替代、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为己任,专注于Wi-Fi路由通信芯片研发。工业软件研发企业中望隆迪则致力于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这些高成长、高爆发的企业陆续落户虹口,为推动区域产业现代化提供了内生动力。
坚持“五位一体”,构筑绿色转型
紧盯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北外滩“碳”动作频出。回望这五年,北外滩坚持贯彻“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外滩航运业不断加大绿色低碳、智慧场景的应用与互动。上港能源投运中国首艘甲醇加注船、中远海绿水试航全球首制700teu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中太能源交付全球首套散货船碳捕集系统等等。入驻虹口20多年的太平船务上线应用程序,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电子化服务。国际航运绿色发展共同体、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等机构先后落户北外滩,为推动区域航运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增强了虹口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高与新”是北外滩的金融产业呈现出的特点,近年来,北外滩积极吸引绿色要素,打造绿色低碳的金融产业生态。继国内第一个碳金融中心在北外滩“响哨起跑”后,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等活动也在此举行,为经济绿色发展贡献“智慧之策”。同时,北外滩正在建立碳资信融资评价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转型金融贷款,助力把北外滩建成上海绿色金融枢纽核心承载区。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北外滩在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中,将绿色金融摆在了突出位置,这也与虹口未来“国际化、特色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这一个五年,北外滩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接下来的五年,北外滩将更加主动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依托北外滩蓬勃发展之势,将北外滩打造成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的重要承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