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时空智联低轨卫星应用创意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暨北外滩院士专家会客厅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举行。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虹口区突破传统模式,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打造全国首个“低轨卫星应用创意大赛”,吸引了全区96项青少年创意项目参赛。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区教育局、区科协等单位的指导下,完成从活动发布、组织参赛到决赛展示的全链条实施工作。
决赛现场,十支高校组队伍重点展示了面向个人消费端(ToC)的创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十支青少年组队伍则呈现了在智慧生活、应急通信、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兼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创意方案。
最终,来自虹口的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张家瑞、曾业成同学带来的《基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野生动物保护系统》,利用卫星广域覆盖、低延迟等特性,实现防盗猎预警、动物追踪等功能,荣获大赛青少年组三等奖。
上海市继光初级中学杜丽墨同学设计的《“卫星防溺水警报”儿童书包》,通过卫星定位、水浸传感器和多重报警系统,有效预防儿童溺水事故,获得单项奖。
此外,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虹口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获评“上海市航空模型传统特色校”。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特邀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江舟作《6G网络协助的通信感知技术》专题报告,解析未来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卜智勇研究员则分享了《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发展态势》的前沿成果,探讨我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虹口始终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依托“北外滩院士会客厅”等平台,引入顶尖专家资源,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同时,虹口结合商业航天产业资源禀赋,在空间信息产业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企业加强重点产品研发攻关及产业化,加快拓展新场景应用。聚焦遥感数据应用服务、商用红外卫星研发、星地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平台、通导遥一体化终端设备配套保障等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链,促进空间信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精准对接,加快建成上海中心城区特色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未来,虹口区将持续发挥“文化三地”资源优势,依托“双北联动”机制,整合优质科教资源,探索青少年创新素养培育新路径,为打造“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提供人才支撑,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