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核酸采样台前,一位“老外”弯着腰,身体微微往前倾,口罩已摘下,对面的“大白”正将棉签探入他的口腔。
日前,在凉城新村街道广灵二居民区298弄小区的微信群里,这样一张“大白”给“老外”做核酸采样的照片吸引了很多居民的注意。
“老熟人”持证上岗
“是婷婷呀!她在给她的‘老外’老公采样!”尽管照片中负责采样的“大白”全副武装,但还是有不少居民一眼认出,采样人员是小区居民陈婷婷。
陈婷婷住在广灵二居民区298弄小区,从4月1日起,她就作为居民志愿者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已然是居民眼中的“老熟人”。
前不久,陈婷婷在“上海虹口”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核酸采样志愿者的招募信息,这位在一线奋战了一个多月的居民志愿者马上到居委报名参加。经过线上线下多次培训和考试,陈婷婷取得了“上岗证”。
5月14日是她第一次上岗“开采”。陈婷婷说:“倒是不紧张,因为这一个多月来我参与了核酸筛查中除采样外的各个流程,很熟悉了!”陈婷婷的先生自告奋勇,争当她上岗后的第一位“实践对象”。她的先生是一位意大利人,站在人群中颇为显眼。于是,陈婷婷为自己先生采样的画面,便被现场一位爱好摄影的居民记录了下来。
发挥从业优势当“团长”
除此之外,社区封闭管理后,陈婷婷发挥自己从事餐饮业的优势,做起了团长,联系到了有保供资质的企业,组织居民团购牛奶、猪肉等。
但陈婷婷一颗热心也碰到过挫折。刚开始,她建立了一个团购群,超过200人在群内,有人因为对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有不同意见而在群里争吵;有人看群消息不及时,错过接龙而在群里责怪团长。
“偶尔也会伤心,我是义务劳动啊,干嘛这样对我呢?”但陈婷婷志愿服务的热忱没有因此被浇灭,而是反思自己做事的方法。
在和小区里多位年轻志愿者沟通交流后,陈婷婷解散了微信大群,每栋楼产生一位“小团长”,建立自己的楼组团购群。陈婷婷则在“团长群”和“小团长”们对接。这样一来,工作效率提升了,也减少了居民之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
一家人齐心守护家园
陈婷婷的妈妈是楼组长,为人十分热心,居民们碰到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找过来。由此,陈婷婷得知不少居民有配药的需求,她和居委干部紧密协作,主动承担起整个小区居民的配药工作。
她根据每个医院的防疫措施和配药限额,不断调整和优化配药的安排,还整合居委其他小区的配药信息,提高配药效率。每次配药陈婷婷总是想着尽可能多配一些,不要遗漏了有需求和可能有需求的居民。
奔波在各家医院配药的经历,也让陈婷婷了解到很多医务人员都奔赴社区承担起核酸采样的工作,留守在医院的人手有限。这也是促使她报名成为核酸采样志愿者的原因之一。
“经过专业培训,普通人也可以成为采样人员。希望采样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可以解放出更多医护人员,让他们回到更需要他们的救死扶伤的岗位上。”陈婷婷说道。
其实,陈婷婷是“老牌”志愿者了,没有疫情的时候,她也积极参加义工服务,做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社区做抗疫志愿者,陈婷婷得到了她先生的全力支持。“他也很想和我一起做志愿者,但碍于语言不通,只能帮忙搬东西。”陈婷婷介绍,每次团购物资抵达,她先生就帮忙卸货、运货。在陈婷婷的影响下,就连才上二年级的儿子都说:“妈妈,有没有小朋友穿的‘大白’,我也想去做志愿者。”
广灵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倩介绍,正是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再加上下沉一线的党员干部、社区党员等,广灵二居民区集结了一支近200人的志愿者队伍,组建了1个社区战疫支援队、5个小区战疫突击队、85个楼组战疫小分队,以及5组社区消杀急先锋、2组社区配药别动队、1组社区团购保障、1组社区平安守护、1组摄影记录。
现在,随着陈婷婷等核酸采样志愿者的上岗,广灵二居民区又有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核酸采样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