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四川北路街道山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庆荣
(采写整理 徐维晨)
从石库门里弄到商品房小区,大多居民住宅区变了样,位于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的山一居民区依然留着历史的韵味,维持着里弄老相识,邻里情意浓的氛围。2020年是我做居委工作的第10个年头,疫情期间,我和居委工作人员值守一线,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守好“返沪潮”
在山一居委的1159户居民中,非沪籍居民759人,其中4位居民籍贯信息为重点地区。在接到疫情通知的第一时间,我本人会同居委会6位工作人员展开对重点人员的排查,得知4位居民中2位在过年前回到老家,还有2位长期定居国外,均没有回到小区。由于小区非沪籍人口占比较高,我们在返沪居民管控方面做了较多努力。
在“山一居委疫情战斗指挥中心”,黑板上张贴着“尚未返沪人员情况”“返沪人员情况”多种表格,而“外来回沪人员实时动态”则张贴在里弄的公示栏内,来往居民都会下意识驻足。这样一来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二来如有少数遗漏的人员,欢迎居民补充,达到群防群控,共同自治的目的。
目前,小区施行封闭式管理,由于恒丰里、四达里、恒盛里是三条贯穿互通的老式弄堂,我们关闭了7个出入口,只留下一个门供居民出入。发到居民手中的出入证也有讲究,居家沪籍居民手持白色出入证,而对外地返沪居民分发红色出入证,并通知自行在家隔离,一一进行详细登记。隔离期满,由居委换发白色的出入证。持有红色出入证的居民在进入小区时,安保人员会核对以示警醒区别。
“急救”老房子
疫情期间,居委工作人员和下沉社区的志愿者不光肩负起了守护弄堂安全的重责,也保障着特殊人群的生活起居工作。我们弄堂80岁以上老人260人、独居老人129人、残疾人107人,由于高龄老人和残疾人行动不便,居委工作人员化为“跑腿侠、外卖侠”,有时也会成为“急救侠”。疫情期间,由于物业人手不够,居委工作人员为居民送上快干水泥,急救居民上了年纪的“老房子”。
收“爱心外卖”
平时,我们弄堂就很融洽,这次,邻里之间的情谊不仅没有被可畏的疫情冲散,反而更浓了。一位居民看到我们居委工作人员每日辛劳,平时靠方便面填饱肚子,便送来外卖慰劳我们,麦当劳、鲍汁捞饭、各式各样的面包,每次都会点上300至400元的餐点。他说:“你们值守多久,我就送多久的外卖,送到你们值守结束。”除此之外,居民自制的辣酱、饭菜也会出现在居委的办公桌上。弄堂里80岁高龄党员,退休前从事医务工作,疫情期间主动来到居委会申请做志愿者,指导居委工作人员消毒、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有这么贴心的居民做后勤,我和居委人员会继续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相信疫情胜利的曙光很快就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