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妈妈,我也去小区站岗,当志愿者吧。”从春节开始,凉城新村街道广凉居委会主任陈建芬就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陈建芬的儿子廖瑾业正读大一,目睹自己的妈妈累到嗓子嘶哑、偏头痛发作,他主动题目要报名做志愿者,为社区疫情防控出力。
“00后”当起志愿者
陈建芬的儿子廖瑾业出生于2001年,就读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平时性格内向的儿子竟然“主动请缨”,这虽让陈建芬有些意外,但对于儿子的想法她十分支持。要做好居民区的志愿者,必须要对这里的情况熟悉。因此,陈建芬在辖区巡查时,拉上儿子廖瑾业一起,先带他了解居民区情况。
“我在这里住了好多年,现在才知道原来我妈妈工作的居委会要负责两千多户居民,一趟走下来至少两个小时。不容易啊!”廖瑾业说。
很快,廖瑾业便穿上橙色的志愿者马夹正式“上岗”了。起初,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门岗负责为进入的居民测量体温等。有邻居认出他来,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
廖瑾业的举动感染了身边的人。听说廖瑾业在社区做志愿者,参与一线疫情防控,他的好朋友李昱东也加入到广凉居民区志愿者的行列。李昱东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他居住的凉城路396号小区只有一幢居民楼,而且这里没有门岗,人员出入较为随意。因人手不足,居委一直苦恼于如何更好地完善这里的出入管理问题。现在,随着廖瑾业和李昱东加入,居委在此设立了临时门岗,由两位大学生志愿者负责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小区安全意味着居民也安全。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为自己居住的小区出一份力,这是我应该做的。”李昱东说。
陈建芬依旧在居民区走街窜户为了疫情防控忙碌着,儿子廖瑾业则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志愿者岗位上。广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莉莉笑言:“我们居委主任为了居民区的疫情防控,把儿子都‘捐’出来了。”
下班后来社区上班
除了陈建芬和廖瑾业这对“母子兵”,在凉城新村街道疫情防控一线,还活跃着一对“父子兵”。
“大家拉开一点距离,前后不要挨得那么近。不要着急,每个人都轮得到的。”锦一居民区口罩预约登记现场,志愿者张富生戴着口罩正在维护现场秩序。而他的儿子张晔此时也在现场,正忙着为居民做登记。
张富生是锦一居民区党总支第三支部书记。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很早就报名参加了小区防控执勤工作。除了在居民预约购买口罩的现场维护秩序,张富生还负责在小区巡逻、门岗执勤等。父亲为了社区疫情防控在奔波着,儿子张晔也没有闲着。张晔放弃了春节休假,也报名成为了居民区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参加小区防控宣传、楼道消毒、口罩预约等工作。
2月15日,气温骤降,再加上连日来的忙碌,张富生的血压有些偏高,无法按原计划奔赴抗疫一线。“本来人手就紧张,再加上我不能去,这可怎么办?”张富生不禁有些发愁。这时,儿子张晔挺身而出,他提出由自己为父亲“顶班”。而且此后,张晔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继续在社区帮忙。张晔说:“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自己少休息些为社区多做点事,心里感觉很舒坦。”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和居委干部们一起,扎起了社区疫情防控的“安全网”。截至目前,凉城新村街道共发动志愿者800多人次,在86个小区的90余个出入口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