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下,虹口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食品安全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是创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助力创文工作,去年一年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多项举措,切实推进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各基层市场监管所亦“大显身手”,推出了不少食品安全创新管理方法。
北外滩所:为商户送“神器”
近年来,随着白玉兰等一批商业楼宇的建成,北外滩地区既新增了许多中高端餐饮连锁品牌,也不乏接地气的街边小吃店。餐饮店规模虽不同,但食品安全有统一标准,如何让大店小店的经营户都能更轻松地“达标”?北外滩市管所自创了一款“神器”,一个涵盖了员工晨检、设备维护、食用油进货、食品添加剂、消毒记录等12项内容表格的“安全管理风琴包”,通过将食品安全要求所须的类目进行归纳和罗列,供餐饮经营户进行日常自检和记录。
简洁明了的“安全管理风琴包”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也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得到了餐饮经营户的肯定和欢迎。“说实话,我们员工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这个‘风琴包’对监管项目进行了详细分类,所有人一看就明白需要做哪些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白玉兰广场兰心餐厅的负责人郑女士介绍道,因为“风琴包”实在“太好用”了,他们开设在长宁和浦东的餐厅也直接采用了这一做法。
北外滩市场监管所自创的“神器”还不止于此。几乎所有北外滩餐饮经营户的微信里,都有一位叫做“北外滩小韩”的好友,不论何时向这位“小韩”咨询,总能得到及时、耐心而准确的答复,有时候还能收到“小韩”主动发来的语音信息。其实,“小韩”是一个机器人。北外滩市场监管所汇总了实际工作中餐饮经营户常碰到的共性问题,梳理了有代表性的个性问题,制作了“标准答案”,一旦有经营户发出咨询,通过抓取关键字,“小韩”便可实时回复,为经营户答疑解惑。“我们做餐饮的下班很晚,我常常十一二点给‘小韩’发消息,回答得很快很到位的,我都感觉不到是机器人。”一位餐饮经营户说。
目前,“北外滩小韩”已更新至2.0版本,除可进行一对一的私信功能,还可下载文件等。北外滩市场监管所所长戚维祥介绍,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正在开发3.0版本,以期实现不见面办证,为经营户提供更多便利。
四川北所:管理“刚柔并济”
在老牌商业街四川北路及其沿线区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餐饮商铺328家。通过实行片区责任制,四川北市场监管所对这328家餐饮商铺进行了全覆盖式检查。
九龙路上有一家饮品店,一次常规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其卫生状况不达标,当即勒令停业整顿。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规范化操作指导,然而,复查中,该店仍未改善,于是,要求该店继续停业整顿。经过3次停业整顿后,店主终于重视问题并严格改正。
面对食品安全管理,四川北市场监管所在执法过程中既坚持原则,体现执法如山,又能够换位思考、以人为本,做到执法如水。
长春路上一家面馆已经营业几十年,店主张老伯年近古稀,面馆收入是他的主要经济来源。起初对于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创文工作、要求做好消毒记录等,张老伯十分反感。考虑到他的年纪,以及不使用智能手机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将消毒记录等各类台账表格打印好后送到张老伯手上,还手把手教他如何填写;四川北市场监管所所长童红兵常来关心张老伯,副所长何钰总是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上门协助张老伯进行台账填写等。渐渐地,张老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在面馆内添置了消毒柜,完善各类卫生工作,并认真做好台账。前不久,张老伯还闭店对面馆进行了一次小整修,提升了店铺的整体环境。
为全面保障创文工作,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了创文工作联合督查组,对辖区所有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宾馆酒店、小饭店进行全覆盖检查。此外,为在辖区内营造文明用餐的氛围,区市场监管局介绍,在2018年统一制发15000余份“文明用餐”台卡的基础上,2019年又统一制发40000份“文明用餐”桌贴,组织基层所队在全区范围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全覆盖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