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洁静)
“五一”小长假天气晴好,区内各商业载体在营造购销两旺的节庆氛围同时,进一步优化消费供给环境,体现区域消费特色。据对区内16家样本企业的抽样统计,“五一”小长假4天共实现销售额7804.96万元,同比增长29.6%;各主要景点景区人气旺盛,共接待游客逾39万人次。
“首店经济”效应显著,活动带动零售增长。作为本区新增重点商业载体的白玉兰广场,自试营业以来陆续引进恐龙人俱乐部上海首店、“赛梦·微缩世界”全国首店、好时甜品概念店全国首店等知名品牌首店,数量达到18家,业态涵盖零售、餐饮、娱乐配套等。据第三方机构中商数据的最新统计显示,白玉兰广场是一季度上海首店贡献最多的三大新项目之一。
传统零售方面,“五一”期间,区内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通过引入兼具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和国别特色的元素,助力商旅文融合,形成区域消费新热点。其中,瑞虹天地月亮湾,在节日期间开启“法兰西风情月”主题活动。活动复刻了有名的巴黎地标、闲逛缤纷市集和精彩的法式歌舞,消费者可在商场内尝试一键“穿越”到法兰西;凯德龙之梦虹口推出“万花生琴”奇幻艺术展。璀璨夺目的亮片墙、特大号的万花筒、电光四射的琴键等奇幻场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拍照取景;巴黎春天虹口店、利通广场、壹丰广场等四川北路沿线商家也结合业态调整纷纷推出春季主题营销。据统计,节日4天,在各类特色活动带动下,区内百货、购物中心业态共实现销售额4825.44万元,同比增长36.3%。
酒店婚宴热度不减,大众餐饮受到青睐。5月份是传统的婚庆旺季,节日4天,区内样本酒店婚宴销售总额为204.11万元,同比增长37.6%。除婚宴外,各类品牌餐饮、国内外特色美食、地方风味小吃等大众餐饮受到青睐,成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休憩聚会的好去处。据统计,5月1日至4日,区内餐饮业态共实现销售额1071.71万元,同比增长27.7%
卖场超市售额增幅明显,网购消费持续增长。区内各大卖场超市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各类节日营销活动,4天共实现销售额687.81万元,同比增长32.1%;网络零售也迎来了销售小高峰。苏宁、百丽优购等电商企业推出多重优惠,助力小长假消费,共实现销售额1220万元,同比增长3%。
商业销售成绩喜人,文化和旅游市场同样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五一”小长假期间,区内中共四大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左联、李白故居等红色景点共接待游客18683人次;和平公园接待游客132680人次;鲁迅公园接待游客228000人次;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音乐谷、上港邮轮城共接待游客15475人次。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区内旅行社共组接游客81630人次。其中,国内游客74226人次,境外游客740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