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燕丽
接到居民反映、投诉的问题,原先派遣响应时间需要多次几小时,现在缩短到了单次一小时;处置效率则从原来的多人多次多时间反复处置,变为多人一次性处置。通过“社区综合执法+社区大脑+流程再造”,凉城新村街道将网格中心升级,与物管中心、综治中心进行整合,成立了社区运维中心,这在本市属首创。
打通数据壁垒
“有居民反映,广中路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外道路上有‘僵尸’共享单车,切入画面看一下。”在运维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内,由27块55寸的高清拼接屏打造成的“视频墙”上,马上清晰地展现实地情况。这里正是运维中心的“大脑”——“智汇通”社区运维系统。通过视频看到实地情况,工作人员发现此地为非机动车可停放点,便呼叫了街面网格员前往现场查看车辆是否为故障车。很快街面网格员发回反馈,并将此信息及时通知共享单车企业运维人员,企业运维人员表示当天就会对故障车进行处置。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汇通”社区运维系统包含五大模块:街道数据平台、综合发现来源、分类派遣处置、应急保障体系及人员调度系统。其中,街道数据平台汇聚了网格化数据、拆违数据、区实有人口、实有单位、实有房屋等基础数据;综合发现来源则汇聚了公安监控、小区监控、“明厨亮灶”、无人机巡查及网络舆情发现等巡查情况;分类派遣处置以具体案件,按29大类,近300余条巡查要点分类,直接派单至处置单位、处置人;应急保障体系是将街道的“1+16”个应急预案具象化,以便清晰、快速进行应急处置;人员调度系统集合所有人员信息、通讯方式、工作时间及工作范围,为统一调度打下了基础。
部门互联互通
事实上,为统一调度打下的基础还不止于此。运维中心整合了街道内原先分散在各处办公的市场监管所、市容所、城管中队、房管办、网格中心、劳动协管、安全协管、人口协管、综治协管、小区物业公司、社区管理第三方等,就连街道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也进驻了中心。目前,运维中心可统一集中调度12支队伍,使社区综合管理的能力大为提升,为居民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在一次无人机巡查时,发现辖区内的某速递公司营业网点存在经常性的跨门营业,就将此问题上报到了中心。根据“社区大脑”的“案情”分析,中心指定城管中队会同市场监管所、网格中心、市容所、社区管理第三方等进行联合查处,短短几个小时,不但解决了跨门营业,还处置了门店存在的市容问题。“按照原先的流程,可能城管中队上门处置后,市容所还得上门。现在有了运维中心,就实现了多部门一次处置。过去遇到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也基本消除了。”街道党工委书记乐跃明告诉记者。
据介绍,运维中心自运行以来,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居民投诉和信访量大幅下降,“110”接警数也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