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河长 李方明
凉城新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将沿河水岸生态环境治理作为一份政治责任、作为街道中心工作、作为一件民心工程抓牢抓实。做到心中有位置、工作进议程、手中经常抓,不断推进水岸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让河长制从“全面建立”转变为“全面见效”。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街道制定了“河长制”工作责任图,压实街道河长的政治责任、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企业居委的主体责任,监督员的监督责任,形成街道“河长办”、沿河居民区和企业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日常工作中找问题、晒问题、改问题三项分类建账,定期研判,抓好落实。临近江湾市河的奎照路上商户有加油站、洗车店、汽修店等。我们在巡河中,发现沿河商户乱堆物、抛扔垃圾、雨污混排问题等,反映的还是企业护河主体责任不强的问题。我们多次带队,与商户业主座谈,介绍河道整治情况,宣传护河爱河理念,促进其转变观念、落实责任、主动作为。
二是紧盯工作目标。水岸环境是“河长制”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群众对“河长制”工作的直接感观。我们紧盯影响水岸环境的沿河厂房、加油站重点目标,加大清理整治力度,逐步取得成效。俞泾浦旁有家汽车修理厂,因防汛墙低矮,修理厂就将岸坡作为垃圾临时堆场,破损汽车配件、建筑垃圾、枯枝败叶散落在河岸上,严重影响河道水岸整体环境。锁定问题后,我们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精准发力、协同推进整治工作。城管中队约谈企业主,限期令其自行清理垃圾,市容所调度车辆加快清理进度,第三方市容协管加强巡查、督促整改,利用旧厂房作为垃圾堆点解决垃圾存放问题,架设隔离网、加高防汛墙、种植蔓藤植物,既杜绝垃圾污染,也美化河岸景致。
三是对接群众需求。辖区内的江湾市河沿线有5个居民小区,部分小区公共空间在河道六米线内,河岸保护区域与居民生活空间天然重叠,区域狭窄的先天不足,将河岸治理和休憩空间改善“挤成”新矛盾。针对问题,我们利用日常巡河,下居委、走居民、询民情,做到居民区情况“心中有数”后再“把脉会商”,在小空间中挖掘资源,开拓居民休憩点、拓展活动空间。先后开拓3处约500平方米的休憩场所和公共空间,让居民休憩空间改善融入到河道环境改造中,使居民每天在河岸休憩中,感受到环境的改善。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李强书记“全面推进河长制、推动上海水环境根本好转”指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锁定工作目标、坚持主动作为,以钉钉子的精神,种好凉城这块“责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