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路人)
“十分感谢你们的帮助,没有你们,万某就没有了未来……”日前,社区服刑人员万某的家属来到四川北路司法所,向司法人员送上了一面“点燃希望,重获新生”锦旗,以表达万某对司法人员帮助其落实户口,使其重燃生活希望的感激之情。
2001年,万某将唯一自住房屋四川北路某号售出,致使本人无处落户,成为“袋袋户口”。一代身份证到期后,又因无处落户,导致其无法办理二代身份证和社保卡等一系列相关证件。万某身患严重疾病,因无社保卡,无法通过正常医保渠道就医,于是,采取了“激进”方法,发病时实施偷窃,被抓后可到公安部门指定医院免费就医,为此,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该犯已累计重犯3次。万某犯盗窃罪被宝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因身患严重疾病被暂予监外执行,纳入社区矫正。暂予监外执行期自2017年9月11日起至2018年7月10日止。
针对万某频频犯案的特点,区司法局和四川北路司法所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制定个别化矫正方案,每周安排矫正民警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因其身患疾病,免除了其社区服务,同时街道还给予临时经济补助。经多次动态分析研判,司法部门认为万某的重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社保卡无法通过医保就医造成的,而办理社保卡的前提是解决户口问题。为此,区司法局多次与区公安分局、区人口办沟通协调关于万某挂靠公共户口的问题,但因万某本人不愿意配合办理,致使其落户问题一直耽搁未解决。
2018年3月,在社区矫正专职干部的积极工作下,万某和其妻子终于租赁了山阴路一处房屋居住,并且签订了两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矫正专职干部陪同其办理了实有人口登记,并向四川北路派出所申请办理公共户。然而,出租房房东不愿在《居住核查表》上签字,导致万某的公共户办理搁浅。为尽快帮助其解决公共户口,避免其因医疗费问题再次重犯,区司法局积极协调各部门,使得万某公共户口的办理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