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8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刚刚过去。作为本区“365”家庭医生项目的试点街道,欧阳路街道自去年5月以来,不断探索签约服务。一年来,“365”家庭医生的签约率不断提高,口碑越传越广,街道也将推出“365”家庭医生项目2.0版本——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签约服务首席医师和居民签约中心,设置“基础包+个性包”签约服务清单,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就医服务体验。
“绿色诊疗通道”提升看病效率
欧阳居民杨陆文今年刚满60岁,她说,签约后,自己再也不用为了配治疗关节痛的“西乐葆”而去三甲医院排长队了,只要跟家庭医生下单,当天就能在家里收到药品。据悉,签约家庭医生后,不少60岁以上居民都获得感十足,这点不仅体现在配药方面,一条“绿色诊疗通道”,也为居民去三甲医院看专家门诊提供了方便。
居民王阿姨的膝关节和颈椎一直不好,到了冬天常常旧疾复发,家庭医生程磊建议王阿姨去市第一人民医院挂专家门诊,在征得王阿姨同意后,程磊当即为王阿姨联系了市一医院的专家。这样一来,王阿姨只需在约定时间内到医院挂号,就能顺利问诊,不用自己三番五次查询专家时间抢位子挂号了。此外,由于家庭医生和三级、二级医院医生前期已充分沟通,患者就诊时甚至不需要复述病情,大大提升了看病效率。
新签约模式方便更多居民
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建平说,家庭医生项目在推广之初,由于居民对它不了解、不习惯,有过一段签约瓶颈期。但随着好评越来越多,许多老年居民都有了签约意向。
不过,工作人员也发现,老年人由于腿脚不方便等因素,愿意主动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不多。于是,卫生服务中心将签约模式由单一推进改变为多方协同,推出电话、网络、居委及志愿者直接上门等签约方式,帮助更多居民尽早享受到家庭医生的便利。
数据显示,自从改变了签约模式,社区家庭医生的签约率显著提高。这个方法随后在全区进行了推广,直至2017年底,全区家庭医生的签约率从之前的12.79%提升至24.30%,60岁以上居民更是达到77.70%。
2.0升级版精细化医疗服务
签约率的稳步上升,赋予了家庭医生更多的责任感。吴建平表示,今年欧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将推出家庭医生2.0版本,届时,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
比如,家庭医生2.0版本将设置“基础包+个性包”签约服务,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签约多种类型的服务包。居民陶士衎已经提前体验了一番2.0版本的人性化服务。70出头的陶先生去年不幸中风,导致无法正常走路,出院后,他通过家庭医生沈嘉晖的联系,入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陶先生告诉记者,沈医生和康复中心的医生每天都来看望自己。据了解,针对脑卒中患者的“个性包”服务里,就包括生活习惯指导、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出诊服务、卒中后康复指导等等。在这一过程中,陶先生不仅获得了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亦医亦友的沈医生,给他带来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据悉,2.0版本家庭医生还将设立首席签约服务医师,定期收集整理签约信息,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目标管理机制。同时,在社区卫生中心设立居民签约服务中心,开设咨询热线电话和家庭医生组群微信号,专人专时反馈居民签约体验。吴建平告诉记者,未来,欧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会安排18名家庭医生分别深入学习某一类疾病的治疗,提升家庭医生的专业度,做到术业有专攻。此外,卫生服务中心还会进一步夯实中医理疗水平,增加针灸、推拿等广受居民欢迎的中医医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