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走进殷仁俊狭小的俊发工作室,墙上张贴着人民日报《小小理发师,感动大上海》的报道和他担任奥运火炬手的照片,以及书法家荣炜“雷锋在我心中”的手书,挂历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免费理发”的行程表。
殷仁俊志愿为老人、特殊困难人士、军烈属和市民义务理发,从二十多岁做到了五十出头,已坚持近30个年头。近期,全国劳模、俊发美容美发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殷仁俊又荣获2017年上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最美志愿者。
为了承诺不怕赚钱少
1985年,殷仁俊从镇江来上海打工,不久在虹口区美容美发学校学成手艺。1990年,他搬来曲阳新村开设美发厅。在初到曲阳的一天,一位女士央求他上门给卧床的公公理发,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殷仁俊。联想到社区还有很多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和特殊人群,他萌发了做善事的念头。
此后,上午开店,下午出门义务理发,变成了他的日常。殷仁俊的服务对象不是普通人。他给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理发,由于轮椅无法调节,他一会儿单膝跪地,一会儿马步半蹲。在为一位头盖骨动过手术的智障人士理发时,他只能趴在床头全神贯注,累得腰酸背痛。在为福利院卧床的陶老太理发时,殷仁俊几乎全程保持跪姿。
一天,殷仁俊突然接到一位独居老人王老太太的电话,得知她心脏病犯了。殷仁俊直奔老人家,将她背下楼送医,一直忙到子夜。老太说:“小殷比我儿子还亲啊!”王老太太弥留之际,家人怎么喊都不应,殷仁俊轻轻一声唤:“老奶奶,小殷来给你理发了”,竟让老人睁开了眼,含笑谢世。
有的老人们会问:“小殷啊,你下次不会不来吧?”殷仁俊每次都会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人在曲阳,就一定会来!”论手艺,殷仁俊完全可去市中心发展。有位房产公司老总愿把华山路一处房子转让给殷仁俊,可为了自己的承诺,殷仁俊还是忍痛割爱。他说:“做好事就不能怕少赚钱,我不能为了钱而寒了老人心。”
“我的‘爱心剪’永远不会放下”
殷仁俊先后招收了40多位徒弟。他收徒有一条规矩,每人每周必须抽时间去社区和福利院上门免费理发,否则免谈。就这样,殷仁俊和他的团队成员一起奔波于数十家福利院、敬老院、医院以及许多行动不便的居民家中,至今已为30余万人次义务理发。有人给算了一笔账,近30年来,他“毛估估”也少挣了200万元。
社区流传着一首《小殷好》的歌曲,这是由敬老院老人填词谱曲的。殷仁俊感到自己很幸福,“老人为我写诗、编歌,这比给我钱还要难得。”此后,他跟困难学生结成助学对子、向癌症俱乐部病人发“爱心服务卡”,爱心善举一发不可收。
值得一提的是,殷仁俊还是虹口区第一个外来务工者党员,上海市“十大杰出志愿者”“爱老助老之星”、奥运火炬手和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获得者。殷仁俊说,我身上的光环再多,还是老人眼中的小殷!
殷仁俊不仅自己做“雷锋”,还组建义务理发队,加盟南京路步行街每月20日的学雷锋活动。就这样,他的队伍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在上海个体劳动者协会每年举办的“4·15”爱心行动日活动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殷仁俊说,“我的‘爱心剪’永远不会放下!”